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科学   10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氩的稀释技术早在五十年代开始,到了六十年代,由于采取了超高真空技术和质谱静操态操作,使氩的测试水平大大提高,但到六十年代中期,国内外氩提取系统没有更多的发展,只是近些年来才有价格昂贵的全金属商品氩提取系统。虽然形式不同,繁简不一,但有共同的特点是熔样系统与纯化系统分开。  相似文献   
52.
白云鄂博地区方解石的类型和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资料认为方解石在白云鄂博地区的分布很有限,主要见于细脉中,呈晚期脉状或浸染状产于白云岩之中,含量一般<5%,但在花岗岩与白云岩接触带较高,在西矿,呈细脉状产于白云岩的裂隙内,而在原始沉积的碳酸盐岩中缺乏方解石。那末,方解石在该地  相似文献   
53.
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寒冷事件仍有发生且常伴随严重的经济、社会影响,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1929—1930年极端冷冬事件作为增暖背景下的极端冷事件,对其研究相对缺乏。通过收集并分析民国时期的气象器测资料和报刊资料,对1929—1930年中国极端冷冬事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1)本次冷冬的空间范围包括华北地区、长江流域(重庆至入海口段)和北疆地区,西北地区可能存在冷冬;寒冷的核心时段为1929年12月到次年1月。(2)本次冷冬时空范围内的地区月平均气温极端性强,华北、长江流域的12月份均温都超过十年一遇的冷事件水平,长江流域、北疆地区的1月份均温均超过五十年一遇水平;但月最低气温的极端性较弱,大部分站点月的最低温达到五年一遇水平,部分站点月超过十年一遇水平。(3)本次冷冬至少经历了7次区域性或全国性的降温事件,其中有3次降温事件达到全国性寒潮事件标准,时段分别为12月1—5日、12月16—20日和1月1—5日;其中第1次和第3次是影响中国的典型中路寒潮路径,第2次降温过程的时空特征不显著。(4)综合本次冷冬前旱后涝气候特点、该时段内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以及前人对ENSO和中国气候变异的关系研究,推测1920s末到1930s初期的气象灾害很大程度受影响于ENSO事件。  相似文献   
54.
无人机航拍技术是无人机与摄影技术的结合,是通过飞行器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图像技术的融合实现的一种无人机遥感技术。本研究应用的多旋翼型无人机具有成本低、应用灵活、高效、安全性高、可实现危险区域探测等优势,最高飞行速度为60 km/h,最快爬升速度为10 m/s,最高飞行高度可以达到3 km,并能够轻松搭载微单相机或单反相机执行观测任务。将无人机航拍技术应用于防雷工作,通过测试发现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可以解决一些防雷工作中人工无法处理的问题,包括:高塔、坡屋顶建筑的外部防雷装置的检查、雷击灾害调查及建筑物结构尺寸的估测;对于建筑群的防雷检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无人机航拍技术在雷电防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页岩油实验测试分析在页岩油地质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页岩油储层矿物组成、有机质类型、丰度、物性以及岩石脆性等诸多方面的评价参数均需要通过实验测试来获取。本文评述了页岩油储层评价中烃源岩特性、储层储集性、含油性、可动性及可压性等各项实验测试技术研究现状和趋势,重点阐述了各项实验测试技术的目的及方法。页岩油烃源岩特性要综合有机质类型,丰度,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储集性与页岩矿物组成、孔隙、裂缝等储集空间分布特征密切相关,结合页岩含油饱和度、页岩油黏度、密度等评价页岩含油性和可动性;页岩可压性评价需综合考虑页岩的矿物组成、岩石力学特征参数等因素。同时探讨了页岩油储层地质评价实验测试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多种方法联合表征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分布特征、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的分布特征、天然裂缝发育分析等是页岩油储层地质评价技术的关键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56.
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现阶段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作为提高农业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的土地权属管理具有特殊的意义。开发整理前后耕地质量、数量发生变化,利益格局也随之变化,土地开发整理不仅要完成各项工程措施,还应在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和原有的产权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调查、现状确认、权属变更、土地登记等地政工作,以稳定农民家庭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57.
河口及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该领域最近的国际研究动向与研究热点,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8.
59.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s on our newly developed embeddable reference electrod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show it can be embedded into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be used for measuring the potentials of the rebar or other metal elements in the outer structural part exposed to seawater. Its potential varies little with the change of Cl~ concentration of the electrolyte and is stable over a time range of 260 days. The electrode can be used for monitoring corrosion and cathodic prot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in seawater.  相似文献   
60.
提要:通过岩心观察并充分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压汞测试和核磁共振实验等资料,对蓬莱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和四段储层岩石学、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是粒内、粒间溶孔,属于低孔低渗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孔隙结构具细小孔隙、微细喉道、细歪度和孔喉分选、连通性差的特征。利用压汞参数辅以核磁参数等将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四类,并对不同类型孔隙结构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从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三方面入手详细探讨了不同孔隙结构类型的成因机理及控制因素。认为构造和沉积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先决条件,而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及其演化是决定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关键因素。以上研究成果对研究区须二和须四段储层的分类评价及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