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458篇
  免费   59178篇
  国内免费   41038篇
工业技术   604674篇
  2024年   2326篇
  2023年   8147篇
  2022年   19896篇
  2021年   25351篇
  2020年   18332篇
  2019年   12740篇
  2018年   13490篇
  2017年   15334篇
  2016年   13806篇
  2015年   22603篇
  2014年   28927篇
  2013年   34024篇
  2012年   42800篇
  2011年   44675篇
  2010年   42447篇
  2009年   40405篇
  2008年   41597篇
  2007年   40403篇
  2006年   34349篇
  2005年   27708篇
  2004年   19919篇
  2003年   13076篇
  2002年   12173篇
  2001年   10930篇
  2000年   8892篇
  1999年   3564篇
  1998年   1163篇
  1997年   966篇
  1996年   773篇
  1995年   641篇
  1994年   468篇
  1993年   425篇
  1992年   309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103篇
  1980年   144篇
  1979年   74篇
  1977年   42篇
  1976年   76篇
  1959年   88篇
  1951年   9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1.
92.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空气质量模拟和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据.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两套覆盖江苏省的2017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即分别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长三角清单"和"江苏省清单",并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MAQ评估不同清单对长三角地区2017年1、4、7、10月的空气质量模拟的影响.清单比较结果表明,除二氧化硫(SO2)以外,江苏省清单估算的各污染物排放量较长三角清单低.通过与观测数据比较,发现两套清单对SO2、氮氧化物(NOx)、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的模型模拟性能均较好.江苏省清单与长三角清单两者的模拟结果空间分布接近,其中江苏省清单模拟的PM2.5和O3在长三角多数地区略低于长三角清单的模拟结果(1月O3除外).江苏省清单与长三角清单均能够用于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可为江苏地区的细颗粒物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器无法保证下发的网络策略能够在转发设备上得到正确执行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转发路径监控安全方案。首先以控制器的全局视图能力为基础,设计了基于OpenFlow协议的路径凭据交互处理机制;然后采用哈希链和消息验证码作为生成和处理转发路径凭据信息的关键技术;最后在此基础上,对Ryu控制器和Open vSwitch开源交换机进行深度优化,添加相应处理流程,建立轻量级的路径安全机制。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保证数据转发路径安全,吞吐量消耗比SDN数据层可信转发方案(SDNsec)降低20%以上,更适用于路径复杂的网络环境,但时延和CPU使用率的浮动超过15%,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4.
一种北斗联合低轨星座的导航增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依靠北斗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存在卫星信号落地功率低、易受遮蔽和阻断的不足。针对此问题,研究了一种北斗联合低轨星座实现导航增强的系统架构;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应严重遮蔽或干扰条件下,基于到达时间(TOA)和到达频率(FOA)联合观测的定位解算算法;对高中低轨混合星座条件下的覆盖特性和精度衰减因子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户可见星数平均增加了64.2%,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平均改善了28.7%。研究结果可为下一代北斗的论证设计与研制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5.
面部运动单元检测旨在让计算机从给定的人脸图像或视频中自动检测需要关注的运动单元目标。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面部运动单元数据库的建立和深度学习的兴起,面部运动单元检测技术发展迅速。首先,阐述了面部运动单元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已有的常用面部运动单元检测数据库,概括了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器学习等步骤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然后针对区域学习、面部运动单元关联学习、弱监督学习等几个关键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梳理与分析;最后讨论了目前面部运动单元检测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潜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
97.
韩承强  李建功 《煤矿安全》2015,46(1):54-56,60
针对大倾角易燃厚煤层采煤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范围大、漏风严重、火源点隐蔽性强等特点,根据某矿易燃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首先通过对煤层煤样进行氧化升温试验,确定了煤炭自燃预测指标气体,结合对大倾角易燃厚煤层自燃规律的分析,最终确定了自燃预测预报、工作面超前惰化煤体、采空区惰化和火区快速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煤炭自燃预控技术,有效保障了大倾角易燃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98.
陕南山地烟田不同植烟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陕南山地烟草生产布局及有针对性的施肥措施提供依据,分析了陕南山地烟田不同植烟年限(0~15年)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烟年限延长,有机质线性下降,全氮和速效钾显著上升,有效磷先上升后下降;氯、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和有效铜无显著变化或变化很小,有效锌则在第1年急剧下降,之后保持稳定,10年后再次显著下降。认为陕南山地烟区烟叶生产中应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而合理控制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并要注意锌肥的补充。  相似文献   
99.
Here, LiY(WO4)2 nanotubes are prepared via a feasible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This new anode material shows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capacity loss of LiY(WO4)2 nanotubes is as low as 6.9% after 156 cycles, while bulk LiY(WO4)2 presents the capacity loss higher than 55.0%. Even after 600 long-life cycles, the capacity loss of the nanotubes is only 9%.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hollow structure with a rough surface and a porous morphology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online X-ray diffraction (XRD) method is firstly applied to understand the lithium ions insertion/extraction mechanism of LiY(WO4)2 nanotub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t is an asymmetrical two-phase reaction. A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LiY(WO4)2 to Li3Y(WO4)2 can be obviously seen from the in situ XRD during discharge process. While Li2Y(WO4)2 appears as an intermediate phase with a reverse charge reaction. In addition, in situ XRD also demonstrates that LiY(WO4)2 nanotubes have surprised electrochemical reversibility. All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Y(WO4)2 nanotubes can be expected to be anode candidate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Bs).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实现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安全装夹、转运,通过光学元件开槽与不开槽两种装夹方式的分析,得出开槽夹紧转运方式将带来微裂纹、应力集中、成本高等缺陷,提出了利用摩擦力克服光学零件的重力和惯性力的低应力装夹转运方案。通过对光学元件低应力夹紧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不开槽装夹方式下,光学元件的最大主应力为1.11 MPa,最大切应力为0.73 MPa,远低于光学元件破坏的强度极限,且受力均匀,无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