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9篇
  免费   2040篇
  国内免费   1498篇
工业技术   2021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742篇
  2021年   867篇
  2020年   638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796篇
  2014年   992篇
  2013年   1130篇
  2012年   1506篇
  2011年   1527篇
  2010年   1361篇
  2009年   1315篇
  2008年   1377篇
  2007年   1469篇
  2006年   1168篇
  2005年   867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纳米W-Cu粉末的均相沉淀法制备及其烧结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湿化学工艺--蒸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WO4·2H2O/Cu2WO4(OH)2均相沉淀物,然后煅烧、还原,得到含Cu 30%的W-Cu复合粉.将该复合粉压坯在H2气氛中于不同温度下烧结后,对烧结体的微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蒸氨均相沉淀法制备的W-Cu复合粉体具有纳米粒度和均匀的化学组成,其烧结活性高,在较低温度下烧结即可达很高的致密化程度.由上述W-Cu粉体所制备的烧结体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2.
介绍磷复肥喷浆造粒“三内”技术 ,该技术集喷浆造粒、分级、返料、破碎为一体在转筒内完成全过程 ,实现机头喷浆机尾出产品 ,粉体在筒内闭式循环造粒新技术  相似文献   
93.
雷波  梅毅  杨亚斌 《云南化工》2007,34(6):64-68
简述了工业制磷酸的生产方法和热法磷酸生产工艺的发展,分析了热法磷酸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热法磷酸燃烧塔结膜物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4.
农药嗪草酮应用广泛,它的残留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发展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势在必行。而分子印迹技术因其独特的优点使它成为痕量残留快速检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采用传统法制备嗪草酮印迹聚合物,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甲苯为溶剂,在50℃时聚合得到选择性、吸附性最佳的印迹聚合物。  相似文献   
95.
铝电解电容器用新型宽温高压工作电解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异癸二酸铵为主溶质,乙二醇和γ-丁内酯为复合溶剂,制备新型宽温(-40~105℃)、高压(400 V)铝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并检测了该电解液和用该电解液生产的电解电容器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工作电解液25℃时电导率达到1.6 mS/cm,闪火电压为480 V,-40℃下未见晶体析出;CD 110/400 V铝电解电容器试样的漏电流≤10μA,损耗0.03,容量变化率只有-3%。经过105℃高温贮存250 h后各项电气性能不仅优于国家标准,而且能达到严格的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96.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用该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用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有HCVC区、E2区模拟表位和NS3~NS5区细胞表位串联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CtEm,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脂质体瞬时转染CHO细胞,并检测其表达。以100μg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在CHO细胞中能获得有效表达。该质粒免疫小鼠后可诱导高水平的抗体,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FN-γ水平及CTL活性均明显高于空载体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已成功构建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免疫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7.
主要对工业化连续生产对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原料中重组分含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不同条件对对烷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主要生产工艺参数为:原料中重组分含量不超过1.2%,反应温度185-200℃,反应压力9-11 MPa。  相似文献   
98.
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纳制造技术,熔体直写电纺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可控制备,有序的纤维沉积是该领域应用的前提条件。对于支架成型精度的探究,本文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PCL),采用自行设计的熔体电纺三维可控成型设备进行实验,考察了纤维间距对二维并行纤维沉积形貌及成型精度的影响,以及纺丝电压和网格大小对三维网格结构形貌及精度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并行纤维设定距离的增大,纤维的沉积误差减小,并最终趋于平稳。对于三维网格结构,随电压的增加,最大沉积层数量先增大后减小,当纺丝电压为6kV时达到最大沉积层数15层。成型精度误差先减小后增大,当纺丝电压为7kV时,精度最高误差小于5%。随设定网格边长的增大,沉积层数不断增大。成型精度逐渐提高,当网格边长大于等于1.5mm时,沉积误差趋于稳定,并维持在5%左右。  相似文献   
99.
冰凌开封河受到较多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冰凌开封河预测的精度,考虑各因素的综合作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确定冰凌开封河历时影响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推理模型依据影响因子矩阵的相似性进行初步预测,进而采用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预报因子进行识别,筛选出合理的预报因子进行二次预测。运用实例对基于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冰凌预报因子识别的模糊推理模型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同时与冰凌预报模糊优选神经网络BP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因子进行识别基础上的模糊推理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效果较好,既能够有效识别预报因子,又能够较好地提高预报封河、开河历时的精度,为凌汛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锌精矿制酸系统采用三级旋风除尘器替代电除尘器的设计及运行情况。为了提高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硫酸系统各工序作了适当调整。运行实践表明,三级旋风除尘器除尘效果良好,硫酸系统能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