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工业技术   15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研究了电子受体和碳源对活性污泥反硝化除磷的影响。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都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在缺氧的条件下实现对磷的吸收,但其吸磷效率比氧低。较高的亚硝酸盐浓度会严重抑制污泥的活性,当一次加入NO2-质量浓度为46 mg/L时,反硝化吸收磷不能发生;而分4次加入(每次11.5 mg/L),吸磷量可达到19.5 mg/L。电子受体浓度为0.24 mmol/L时,吸收的P和加入的N的物质的量比:NO2-为1.7,NO3-为4.7。在低的碳源浓度下,碳源可以促进反硝化磷吸收;碳源浓度过高,系统形成厌氧环境,磷反而被释放。  相似文献   
82.
利用钨酸钠通过电沉积在S135高强度钻杆用钢表面制备了Fe–Ni–W合金镀层。采用极化曲线测量以及结合力、显微硬度、厚度等测试研究了Fe–Ni–W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和机械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其结构。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即Fe SO4·7H2O 30 g/L,Ni SO4·6H2O 40 g/L,C6H8O7·H2O适量,添加剂YC-2 1~5 g/L,pH 6.5,温度70°C,电流密度4 A/dm2,时间1 h)的情况下,改变钨酸钠的质量浓度(20~60 g/L),所得镀层的性能也不相同。当钨酸钠质量浓度为50 g/L时,镀层各种性能指标均达到最佳,镀层中主要含有Ni17W3和Fe Ni3等物相。  相似文献   
83.
苏里格天然气处理厂主要能耗是水、电、气,其中电的消耗量尤为突出。本文以降低处理厂主要设备耗电量为切入点,根据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并结合苏里格地区环境温度特点,分析和探讨如何有效降低电能消耗,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节电措施,为处理厂节能降耗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2020年受疫情影响,甘蔗砍收劳动力流动性受到限制,甘蔗砍收劳动成本上涨,糖厂和蔗农以甘蔗机械化收割需求明显增加,长期以来甘蔗的扣杂政策主要是由糖厂单方面来制定,测杂的程序要求各糖厂不同,主要是以进厂甘蔗或地头收获甘蔗取样测杂为主,随着机收量的增加,测杂的人力、物力成本增加,效率比较低下,同时受取样代表性的影响,测杂的...  相似文献   
85.
86.
以工业硫酸锰溶液为原料,SeO2为添加剂电解制备电子级金属锰,采用SEM-EDS对电子级金属锰表征并对杂质元素进行含量分析.电子级金属锰中存在的主要杂质是C、O、S、Se、Fe、Pb和Mg,主要以夹杂物和附带物的形式存在,含量未超过《电解金属锰》YB/T051-2015DJMnD要求.结合生产原理,分别从溶度积规则和电...  相似文献   
87.
三维电极反应器氧化降解苯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经吸附处理的活性炭粒子构成的三维电极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了静态条件试验和连续动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0.010 3 min-1;使用Matlab软件对不同影响因素所产生的变化趋势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拟合分析,结果说明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苯酚的去除;在动态实验中考察了三维电极连续处理模拟含酚废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证明,三维电极反应器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出水水质稳定,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均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8.
回顾2003年的电磁炉的市场,热闹非常,各路品牌奇招迭出,曾经有人说用美的品牌+尚朋堂的产品+九阳的市场推广+富士宝的价格+苏泊尔的赠品+经销商的推广能力=70%的市场份额。这说明电磁炉市场真的没有非常完美的品牌,听听各个品牌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镍基高温合金GH202在800~1100 ℃高温氧化后晶粒、碳化物和强化相的演变过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镍基高温合金的硬度随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1100 ℃氧化100 h后,硬度降低了43.5%。800和900 ℃氧化后晶粒生长速度较慢,而经900 ℃氧化后晶界碳化物析出显著增加。在1000和1100 ℃氧化后,晶粒尺寸明显增大。氧化过程中晶界迁移是由晶界两侧自由能差决定,温度越高,晶界向曲率中心迁移越快,大量细小晶粒被吞并形成了大晶粒。大块状碳化物(MC)分解成大量的碳原子,与Cr原子结合形成少量的富Cr颗粒状M23C6。在900 ℃氧化150 h后,M23C6演化为富Ti的M6C。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碳化物在γ相中回熔。在800、900和1000 ℃氧化后,γ′相逐渐长大,在1100 ℃氧化100 h后,完全溶解于γ相。  相似文献   
90.
加工温度对鲣鱼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温度对鲣鱼普通肉和暗色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电子鼻定性区分新鲜肉及加热至70,80,90,100,110,120,150℃的鲣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新鲜及95℃和150℃鲣鱼普通肉和暗色肉的挥发性成分。结果:电子鼻对不同温度下的鲣鱼肉挥发性物质的定性分析快速、灵敏;由GC-MS分析可知,新鲜鲣鱼普通肉以鲜香味为主(2,4-戊二烯醛、苯甲醛、辛醇、1-辛烯-3-醇、1-戊烯-3-醇),略有腥味(壬醛、庚醛);经95℃加热后,腥味大大减弱,并产生肉香味(2-戊基-呋喃、2,5-二甲基吡嗪、2-乙酰吡咯、2-异丙基呋喃)。相比于普通肉,新鲜暗色肉的鲜香味较弱(2,4-戊二烯醛、苯甲醛、1,5-辛二烯-3-醇),腥味大(辛醛、壬醛、庚醛);加热后,腥味增强(壬醛、辛醛、三甲胺),同时也产生肉香味(苯甲醛、2,4-戊二烯醛、反式-2-(2-戊烯基)呋喃、2-戊基呋喃、2-乙基呋喃)。经150℃加热后,普通肉和暗色肉均产生不良风味,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