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工业技术   2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液固环流反应器中固体流速及固含率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液固环流反应器中固体的流动行为进行了考察。采用互相关技术测量固体的流速。通过实验得出了反应器内固体流动的完全分布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导流筒内,固体速度在轴向上有一个突变的区域,在径向呈"M"型分布;固体相含率在轴向上符合散式流态化的规律,在不同的径向位置固含率是不同的。在环隙中,固体速度和相含率的分布都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62.
重油催化裂解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高金森  徐春明  孟祥海 《现代化工》2006,26(Z2):338-341
建立了重油催化裂解七集总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反应网络和数学表达式.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对大庆常压渣油进行了催化裂解实验,获得求取动力学参数的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原料性质和操作条件的裂解催化剂失活模型.结合实验数据,编程求取了集总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催化裂解的反应活化能基本上都大于100kJ/mol,介于催化裂化活化能和热裂化活化能之间.根据所建立的集总动力学模型,预测了原料转化率、裂解产品产率和分布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趋势,发现重油催化裂解宜采用高温、短油气停留时间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63.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液固环流反应器内的液固流动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 由Euler法的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液固环流反应器内液固两相流动状况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很好地解释了液固环流反应器内的流动行为,固体颗粒速度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说明了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64.
国内外加氢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国对油品的消费量日益增加,其中我国“十五”期间对油品消费量的年增长率约达到4.7%。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石油炼制工业必须继续走深度加工的道路,大力发展加氢技术。文章着重概述了2003年以来国内外加氢技术的发展状况。其中包括加氢裂化催化剂、加氢裂化工艺、汽油加氢精制和柴油加氢精制等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在降低焦炭产率基础上,提高原料中氢碳元素化学有效转化程度是优化重油催化裂化的重要途径,分析了高温短接触反应条件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围绕实现高温短接触反应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原料油雾化、反应控制、气固快分各项提升管反应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66.
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重油催化裂化 (RFCC)沉降器结焦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反应油气中含有催化剂颗粒以及油气中重组分的冷凝是沉降器结焦的物理因素 ,而重芳烃、胶质、沥青质的高温缩合和油气中烯烃和二烯烃的环化聚合反应则是沉降器结焦的化学因素。通过对液相重组分高温缩合机理、相分离生焦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等沉降器结焦机理的分析 ,认为沉降器中油气的气、液相分别遵循不同的结焦历程 ,抑制沉降器结焦的关键在于抑制反应油气中重组分的冷凝和缩短反应油气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67.
刘立凤  赵亮  陈玉  高金森 《化工进展》2011,(7):1406-1415
主要综述了采用分子模拟技术考察分子在分子筛上扩散行为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进展,包括分子筛结构、负载量、温度和多组分扩散等因素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扩散相互作用能和过渡态理论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分子模拟方法在分子筛扩散研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采用基团贡献法一正构烷烃分子法饱和蒸气压模型对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内的油浆相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的操作温度低于油浆露点温度,油浆在沉降器内以气液两相存在。油浆的露点温度和露点分压取决于油浆中大于550℃馏分含量。  相似文献   
69.
重油特征分子尺寸的精确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得到重油特征分子的几何结构,提出了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重油特征分子的最小横截面直径和描述分子尺寸的方法。预测了代表性的重油特征分子的最小横截面直径。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测定的分子尺寸一致。大庆渣油窄第一馏分、第二馏分和残渣馏分的特征分子的最小横截面直径为别为1.8703、3.0080和3.4929nm,因此这3种渣油分子均不能直接进入孔径较小的沸石分子筛,而只能在其表面发生一级催化反应。研究结果可为筛选和设计合成分子筛提供有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工业重油催化裂化汽提段在线取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工业催化裂化装置汽提器在线取样系统,对两套工业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汽提段进行取样,将取样产物分气体、液体和催化剂样品三部分进行处理和分析。取样结果表明,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汽提段内发生的是物理汽提与化学反应并存的过程;汽提段的上部以物理汽提过程为主,而汽提段下部以化学汽提过程为主;催化剂上携带的重质烃类在汽提段中发生了热裂化、催化裂化和脱氢缩合等反应,从汽提段顶部到汽提段底部,发生的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反应减少,而脱氢缩合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