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5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786篇
工业技术   25813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675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592篇
  2020年   614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733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1411篇
  2013年   940篇
  2012年   1060篇
  2011年   1052篇
  2010年   1036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1055篇
  2007年   1098篇
  2006年   1056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894篇
  2003年   748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655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610篇
  1997年   566篇
  1996年   612篇
  1995年   534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426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359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8篇
  1976年   10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客运铁路高速化,列车制动盘的磨损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列车服役的安全性。为了提高低碳马氏体钢制动盘的耐磨性,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梯度组织,进而延长材料的服役寿命。结果表明:经SMAT处理后,样品表面形成厚约180μm的梯度应变层,切应变沿深度呈梯度分布。板条马氏体被挤压成塑性流线,在最表层形成亚微米晶和条状结构。微米划痕试验发现,样品表层材料的硬化率和摩擦性能随着深度呈梯度变化,耐磨性相比基体增强了1.2倍。在循环应力作用下,靠近样品表面的马氏体晶粒被细化,最表层材料的位错密度比基体提高了14.6倍,从而提高了制动盘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此外,与其他铁路耐磨材料相比,样品表现出较高的应变硬化速率。研究成果可为制动盘梯度应变层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冲击力、材料硬度的变化以及超声振动的施加方式是磨削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普通磨削的基础上加入二维超声振动,分析磨削力的影响机制,在相同的磨削参数条件下,对氧化铝陶瓷进行普通磨削和二维超声振动磨削对比实验研究,分析工件进给速度、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对磨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超声磨削的法向、切向磨削力均小于普通磨削,磨削力降幅随着工件进给速度和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普通磨削和二维超声磨削的法向、切向磨削力均随着工件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3.
焊接后钢材焊接残余应力的变化易导致其结构产生变形,为了提高升船机卷筒轮毂的焊接质量,文中对焊接残余应力展开数值模拟分析。在确定卷筒轮毂的物理参数和焊接工艺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卷筒轮毂有限元模型,确定模型的单元数量后划分网格。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轮毂温度场及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升船机卷筒轮毂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温度在861~1 561℃之间,该数值模拟结果接近实际测量结果;在x方向上,轮毂的焊接残余应力主要在焊缝与热影响区分布,峰值应力为491 MPa;在y方向上,焊接残余应力峰值为265 MPa,越靠近焊缝,焊接残余应力越大;焊接退热后,卷筒轮毂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焊接残余应力上升,撤除约束会释放焊接残余应力,同时导致升船机卷筒轮毂产生少量变形,但不会导致升船机卷筒轮毂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994.
应用流体模拟软件Fluent,对综合管廊燃气舱燃气泄漏扩散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通风方式下对燃气扩散过程的影响。分析得出:管廊日常通风时,综合管廊各舱室应保持负压状态,自然进风、机械排风为合理的通风方式;管廊事故通风时,燃气舱一旦发生泄漏,需尽快排除有害气体,机械进风、机械排风为合理的通风方式;在进行模拟时,不同的通风方式,设置的边界条件不同,模拟结果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5.
针对软黏土地层中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开展离心模型试验,由远程控制模型推进模拟隧道开挖面被动渐进破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对开挖面被动渐进破坏模式进行了探究,结合相应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以及地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挖面被动破坏状态下,隧道仰拱处首先出现与水平方向近似成45°+φ/2向上发展的滑动破裂带,当其发展接近隧道拱顶时,拱顶滑动破裂带形成,两滑动破裂带呈漏斗状向上逐步发展至地表;随着模型向前推进,开挖面压力前期呈现线性快速增长趋势,随后土压力增速逐步减小,开挖面压力值最终趋于稳定,分析确定软黏土地层开挖面被动破坏状态下的支护压力可控制在1~1.9倍的静止土压力;开挖面被动破坏会引起前方地表产生隆起。  相似文献   
996.
错边是熔化焊的常见焊接缺陷之一,会导致焊缝局部应力,影响设备质量,需要对有错边的焊缝质量进行力学性能评估。某核电厂堆芯吊篮筒体在制造过程中焊缝出现严重错边,经过技术处理后,利用了应力对比分析评价和详细应力分析评价方法进行了力学性能评估,以确保设备质量满足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997.
蔺俐枝  马新宇  房旭 《钢管》2019,48(3):51-55
分析某公司Ф50 m环形加热炉投产初期的情况;针对投产初期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建立合理的环形炉运行与维护方案,管理燃烧系统,增大有效换热面积,以及优化待轧降温制度,建立待轧降温预警机制和燃气实时查询录入系统与绩效考核制度等。通过改造,逐步降低了Ф50 m环形加热炉的天然气消耗,提高其热效率至60%以上。  相似文献   
998.
999.
针对传统的电梯井施工脚手架搭设困难,易出现上下立杆不垂直、拉结与顶撑不稳定且使用尺寸仅限于一种等现象,研发了一种可周转施工的伸缩式电梯井钢平台。介绍了钢平台的结构设计与细部节点做法,并对应用流程作了梳理,以期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圆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设计参数的圆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受压全过程分析,研究了其破坏形态;同时选取截面尺寸相同的试件的中间截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变角度和含钢率对中间截面的钢管与混凝土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圆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荷载-变形曲线与等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类似;轴心受压的变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在小截面端发生破坏;随着变角度与含钢率的增加,试件中间截面的钢管与混凝土间相互作用增大。因此,截面设计参数相同时,圆形变截面柱的截面轴压承载力要强于相同截面的等截面柱。在进行变截面柱的设计时,各截面的轴压承载力可偏于安全地按等截面柱的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