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该文介绍了1套φ600系列设备并联2台φ600合成塔进行生产的情况;以及各个阀门的使用和双塔并联流程的设计;生产操作控制;还提出了双塔并联工艺实际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为使A110—2与110—5Q型氨触媒的特性扬长避短,该厂对其实施了混装。本文对两种触媒的装填、升温还原等作了叙述。使用后:热点温度控制在465±5℃,T_1点温度高达400℃,氨净值提高了2%。  相似文献   
13.
马富业 《氮肥技术》1999,20(4):21-22
在甲醇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联醇装置仍应长周期稳定运行,是有效联醇装置的厂家重要的节能、降耗、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低温变换催化剂的不降温卸出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富业 《化肥设计》1998,36(5):38-39
1 铜液成分 根据碳化法合成氨流程生产碳酸氢铵的多年生产实践,在变换气中CO含量(3~3.8)%,碳化气中CO_2含量≤0.2%,H_2S含量<0.01g/m~3的情况下,制定了铜洗工段铜液成分,其中总铜含量:2~2.5mol/L;高价铜(Cu~(++))含量:0.3~0.4mol/L;铜比(Cu~(+)/Cu~(++)):5~8;总氨含量:9~12mol/L;醋酸含量:2.2~2.7mol/L;残余CO_2含量:0.8~1.2mol/L。以保证铜洗气中CO+CO_2含量≤25×10~(-6)。铜液成分的上述指标不仅符合生产实际需要,而且确保了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6.
马富业 《化工设计通讯》1996,22(4):12-13,17
介绍中变催化剂床层升温还原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富业 《氮肥技术》1999,20(1):30-31
本文介绍了MDEA脱碳系统,运行半年出现了严重的腐蚀问题,借鉴了有机胺催化热碱法脱除二氧化碳并使用缓蚀剂,彻底退制住了脱碳系统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合成氨生产对塔内件要求谈起,从催化剂升温还原、催化剂活性衰退和催化剂利用率诸方面述及塔内件对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冷激式塔内件催化剂寿命短的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提温型氨合成塔并联工艺系该厂自行改造而成。投运后循环气中CH2含量为18%,氨净值10%,系统压力在28~30MPa。还介绍了更换触媒无须全厂停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氨合成塔下绝热层催化剂利用率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下绝热层催化剂利用率的具体措施,实施后取得了可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