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工业技术   3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铝合金微弧氧化溶液中添加剂成分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Na2SiO3—KOH电解液中,添加硼酸和稳定剂,进行铝合金微弧氧化。结果表明,硼酸有利于提高铝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物陶瓷膜硬度,改善其表面光滑度。稳定剂可提高电解液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2.
水溶液中CdSe纳米晶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溶液为介质,在室温下制备得到了CdSe的纳米颗粒.最终得到的CdSe的纯度决定于反应的pH值和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溶液的pH到11以上并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较纯的CdSe,其颗粒的平均尺寸约为50 nm左右.当引入巯基乙酸作为稳定剂后,CdSe的形貌从纳米颗粒(团簇)转变成了纳米棒.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XRD),紫外-可见光吸收谱,SEM)对制的试样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CdSe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3.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铋掺杂的钇铁石榴石(Bi-YIG)纳米颗粒.选择pH值分别为9,10,11和12进行沉淀.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颗粒的大小、分布,以及前驱体的结构,发现颗粒的尺寸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当pH为12时达到最小,粒径在10 nm左右;前驱体的结构在pH值等于9,10和11时成网络状,并随着pH值的增大网络越来越连续,当pH值等于12时前驱体为一个个分散的颗粒.通过对前驱体结构的分析,分别从热力动力学和胶体化学两方面推测了pH值对颗粒大小及尺寸影响的机理.对不同pH值下制备的Bi-YIG纳米颗粒做了X射线衍射(XRD),并分析了pH值对石榴石相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采用真空热蒸发与PECVD方法 ,在特殊设计的“单反应室双沉积法”薄膜沉积设备中沉积a Si∶H/Al/a Si∶H三层复合薄膜 ,并利用XRD ,XPS及SEM等方法对薄膜在不同温度退火后的晶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热处理过程的进行 ,金属Al逐步向表面扩散 ,在金属Al锈导下a Si∶H层出现晶化的温度不高于 2 5 0℃。在Al层厚度低于 2 2nm时 ,a Si∶H向晶态硅转变的量随着Al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当Al层厚度大于 2 2nm后 ,a Si∶H向晶态硅转变的量与Al层厚度无关  相似文献   
9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对其中关键问题 ,如纳米TiO2膜、敏化染料、空穴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6.
本文首次建立了液晶光阀的集总单元模式等效电路及其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液晶光阀的光敏层、液晶层和反射层之间的匹配条件。从结构匹配观点出发,综合考虑了液晶层调制的不镪必须保证随光导层接收信号线性地变化及交变工作电压引起注入信号在传递中的损失这两点,提出了液晶光阀的有铲对比度,确定了为改善器件有效对比度,光阀在使用和加工过程中材料应该满足的条件,给液晶光阀的制备和对比度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bTiO3薄膜的表面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涛  韩高荣 《功能材料》1997,28(6):604-606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bTiO3薄膜表面态。结果表明薄膜表面会出现一层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的富含PbO的非计量的表面层,厚约40nm。薄膜经溅射及空气中600℃热处理后,其表面转化为化学计量比的PbTiO3。  相似文献   
98.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铋掺杂的钇铁石榴石(Bi-YIG)纳米颗粒.选择pH值分别为9,10,11和12进行沉淀.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颗粒的大小、分布,以及前驱体的结构,发现颗粒的尺寸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当pH为12时达到最小,粒径在10 nm左右;前驱体的结构在pH值等于9,10和11时成网络状,并随着pH值的增大网络越来越连续,当pH值等于12时前驱体为一个个分散的颗粒.通过对前驱体结构的分析,分别从热力动力学和胶体化学两方面推测了pH值对颗粒大小及尺寸影响的机理.对不同pH值下制备的Bi-YIG纳米颗粒做了X射线衍射(XRD),并分析了pH值对石榴石相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PECVD)中,使用高氢稀释硅烷(SiH_4)加乙烯(C_2H_4)为反应气氛制备了纳米硅碳(nc-SiC_x:H)薄膜。随着(C_2H_4+SiH_4)/H_2(X_g)从2%增加到5%时,由于H蚀刻效应的减弱,薄膜的晶态率从48%下降到8%,平均晶粒尺寸在3.5~10nm。当X_g≥6%时,生成薄膜为非晶硅碳(a-SiC_x:H)薄膜。nc-SiC~x:H薄膜的电学性质具有与薄膜的晶态率紧密相关的逾渗行为。本文将对nc-SiC_x:H薄膜的生长机制和晶化机制进行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制备了具有低反射率特性和光催化性能的三层复合薄膜SiCxOy/SnO2:F/TiO2。SiCxOy层直接沉积在玻璃基体上,作为障碍层避免离子从玻璃基板扩散到最外的功能层。而SnO2:F和TiO2作为功能层则分别使复合薄膜具有低反射率和光催化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与纯TiO2薄膜相比,复合薄膜由于表面粗糙,以及TiO2到SnO2层界面间的电子移动,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和亲水性。另一方面,由于SnO2:F层的低E特性,复合薄膜的远红外反射率随着TiO2薄膜厚度逐渐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