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综述了国内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抗高温蠕变性能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蠕变理论研究中的3种理论模型的特点,指出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位错越过第二相的机制以及门槛应力的来源。详述了目前蠕变实验研究的各种实验方法与特点。讨论了利用计算机有限元分析来进行蠕变研究的优点。针对目前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抗高温蠕变性能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Al2O3/(W,Ti)C陶瓷刀片车削NbC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分析了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含量和材料密度以及切削参数等因素对刀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刀具不会发生严重的磨粒磨损,刀具的高脆性及硬质颗粒的剧烈刮擦、冲撞引起的切削刃微崩和剥落磨损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工件材料增强相含量越高,对刀具的磨损越大;在相对密度大于90.3%的范围内,材料密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不太显著,当密度进一步降低时,刀具磨损率迅速下降;切削速度越高、背吃刀量越大、进给量越小,刀具磨损越快;此外,切削速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最显著,而进给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涂层刀具切削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时的磨损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切削NbC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时的刀具磨损性能及其机理.研究表明,涂层刀具的耐磨性稍优于超细晶粒及普通硬质合金刀具,涂层刀具前刀面主要发生磨粒磨损,由此引起涂层的剥落和前刀面月牙洼的形成,最终导致刀尖部位产生崩刃,而后刀面磨损主要由磨粒磨损引起.此外,加工过程中刀具还会产生轻微粘结磨损.  相似文献   
14.
陶瓷刀具车削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时的磨损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Al2O3基陶瓷刀具车削NbC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刀具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陶瓷刀具不会发生严重的磨粒磨损,刀具的高脆性及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剧烈刮擦、冲撞引起的切削刃微崩和剥落磨损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增强相含量较低时,刀具同时发生粘着磨损;增强相含量越高,粘着磨损程度越轻微。  相似文献   
15.
分别指出了激光熔覆技术和微弧火花沉积技术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激光熔覆-微弧火花沉积复合修复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激光熔覆、氩弧焊熔覆和焊条电弧焊熔覆在试样热变形量、熔覆层几何特征、熔覆效率和设备投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这三种工艺各有优缺点,从而有不同的应用领域.本文还指出了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在旋风预热器换热管道内设置NHD型管道生料分散器(即撒料器)对生料分散的影响程度与合理的操作参数。通过对高速摄影及普通摄影结果的现象分析,可将生料分散过程描述为。撞击—反弹—分散—上升”这一物理模型。对速度分布场进行微观分析,证实了该撒料器能改变旋风预热器换热管道内的气体流场分布,改善生料分散状况.且能有效地防止生料落入下一级旋风筒。因而,NHD型撒料器是提高旋风预热器换热效率,克服“料流短路”的一种有效装置。  相似文献   
18.
碳酸钙和磷石膏的分解过程都有微量的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需要对它们进行在线分析 ,对激光干涉式微量气体分析仪进行了光强补偿电路设计 ,通过分析和试验 ,肯定了该电路的可行性 ,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滚压速度、进给量、滚压力、滚压次数为输入参数,建立了对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高硅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可达到满意的精度要求,对7组样本进行预测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2%,且表面粗糙度值越大,模型的预测效果越明显;模型的学习速度和精度均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此外,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滚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工艺参数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以顺昌水泥厂2000t/d生产线的ILC分解炉为例,研究该类型分解炉全面达产达标的改造方案。根据该厂分解炉的结构及工艺布置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并通过冷态模型试验对改造前后分解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该厂顺利完成技术改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