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84篇
工业技术   174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陈红 《五金科技》2003,31(3):42-42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移动支付模式应运而生.鉴于目前移动支付流程中所面临的信用缺失问题,提出了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思想,同时结合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中间件移动支付的体系结构,并对该体系结构下数据交易的安全性作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于宗伟  陈红 《日用电器》2021,(8):113-116
某套管式换热器投入使用过程中,售后多次出现套管水管接头裂漏的情况.通过对问题套管接头的材料、加工工艺及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得出裂漏主要原因为焊接过烧及结构强度不足,并针对性的做出改进措施,彻底解决裂漏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讨和研究电网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已成为预防电网安全事故发生的热点问题。为揭示电网安全事故发生的深层机理,基于事故致因理论,采用质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国电网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研究发现,电网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主体因素(认知因素、行为因素和身体因素)、过程因素(组织氛围因素和组织过程因素)、对象因素(设备可靠性低和设备管理松懈)及情境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非作业环境因素)。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电网安全事故的致因因素可以分为红色危险因素(r≥0.8)、橙色警备因素(0.7≤r<0.8)和黄色警告因素(r<0.7),其中,组织氛围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因素是电网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网安全事故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电网安全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红 《安徽化工》2002,28(1):23-25
综述了固体超强酸TiO2/SO42-,磷钨、硅钨杂多酸及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浓硫酸(微波常压法),Lewis酸(FeCl3·6H2O,Fe2(SO4)3·xH2O)等几种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实验结果.分析各种固体催化剂对该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选择性、重复使用性能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利用车牌照生成车辆出行轨迹过程中由于车牌遗漏而产生的丢点轨迹问题, 提出一种丢点轨迹还原方法。首先建立一次可达网络模型来描述调查点之间直接可达关系, 并构建轨迹还原解集; 考虑时距相符程度、路径模式匹配程度、路径曲折度指标, 构造轨迹的效用函数, 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的TOPSIS法进行轨迹还原解集决策, 得到最优的还原解。通过一个丢点轨迹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丢点还原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讲述了溶剂脱沥青装置工艺混相的成因、混相工艺对装置生产的影响、工艺混相的预防以及工艺混相后的工艺调节原则,通过浅析期望能够达到警惕操作、益于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广军  陈红 《化工学报》2002,53(7):711-716
构建了一种基于复合神经网络和过程机理特性的热流体系统仿真模型 .该模型在形式上为一种复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保证了模型具有十分理想的仿真速度 ;在网络模型设计上较好地考虑了系统输入与输出间的物理基础 ,网络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由常规的黑箱模型转化为“灰箱模型” ,网络的训练除了具有常规的输入、输出间的纯数值映射关系学习功能之外较好地体现了对象输入与输出间的物理机理学习 ,保证了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联想能力、外推能力和时间递推能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