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工业技术   263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采用尺寸为100 mm×100 mm×15 mm、渗透率分别为1、2、5μm2的平板物理模型,进行细分层系注水和中后期提液的开发实验,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仪分别在实验开始前后和综合瞬时含水65%时进行T2谱和成像检测,定量表征水驱开发方案调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笼统注水基础上,综合瞬时含水达到65%时进行提液生产,使得采出程度增加了3.93个百分点;从T2谱曲线变化和核磁成像结果可知,在含水65%之后提液使高渗层、中渗层油量减少更明显.在笼统注水基础上,含水65%时采用细分层系开发,使得采出程度增加了6.32个百分点;中渗层和低渗层油信号下降幅度增加,而高渗层反而变化相对较小.总体来说,提液和细分层系开发方案的调整,都可以提高水驱采收率.提液开发增加了注入压力,调整注采结构,使得各层的波及体积增加;采用细分层系开发,降低层间干扰影响,各层的波及体积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水驱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2.
爆破大块率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众多露天矿山的技术难题,银山矿露天采矿场由于采区地质条件复杂,爆破大块率高的现象尤为明显。为此,针对露天采矿场岩性复杂易产生大块的区域,基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计算出千枚岩和斑岩爆破区域需增设的短孔孔位。为减少爆破大块的产生率,提出了中深孔爆破方法—深-浅耦合台阶爆破方法。在银山矿露天采矿场实施深-浅耦合台阶爆破方法后,爆破大块率得到有效控制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
 板坯连铸结晶器液面的波动行为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结晶器自身振动以及辊子挤压铸坯内部未凝固的钢液造成液面波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结晶器液位波动的稳定性对板坯连铸过程的卷渣行为有直接影响。在工业板坯连铸生产实践中,一般在结晶器某一区域(比如结晶器中部)利用放射源或涡流传感器检测液位波动来代表该工况下的整体波动水平。利用三维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浇铸参数对结晶器液位轮廓的影响,浇铸参数包括拉速、吹氩流量、浸入式水口出口角度和浇铸断面。研究结果表明,结晶器不同宽度位置的波动幅值差异较大,且与工艺参数密切相关。液面的波峰与波谷之差随着拉速的增加在窄面附近逐渐增大,随着吹氩流量的增加在水口附近逐渐增大。在水口出口角度15°条件下,水口和窄面附近的液位波动均较大,而在水口出口角度45°条件下,仅在水口附近存在较大的液位波动。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板坯连铸常规的15°浸入式水口,当铸坯宽度大于800 mm时,结晶器液面检测需要在水口和窄面附近同时布置液位检测设备,以便更全面反应结晶器的真实液面行为,使液面波动对轧板表面质量指导性增强,有效提高连铸工艺的控制水平。如使用45°浸入式水口可以继续沿用原有的液位检测布置。  相似文献   
24.
利用扫描电镜对胫骨的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胫骨是一种由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组成的生物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其增强相羟基磷灰石在骨中占较大比例,并平行于骨的表面以层状的形式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羟基磷灰石层又是由许多羟基磷灰石片所组成,这些羟基磷灰石片具有长而薄的形状,也以平行的方式整齐排列。基于在胫骨中观察到的羟基磷灰石片的微结构特征,通过微结构模型分析及实验,研究了这种微结构的最大拔出力。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片长而薄的形状以及层状排列方式增加了其最大拔出力,进而提高了骨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25.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检测等方法对Q235B H型钢冷弯开裂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弯试验过程中,粗大的条状塑性夹杂物和点链状脆性夹杂物与基体的结合性较差,冷弯过程中夹杂物脱落或周围应力集中形成空隙或显微裂纹,随着受力状态的加强导致裂纹扩张形成冷弯开裂的裂纹源,在开裂过程中带状组织和加工痕迹加剧了裂纹的扩大。  相似文献   
26.
陈斌  牛铜  张连海  李弼程  屈丹 《自动化学报》2014,40(12):2899-2907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加权的数据选取方法, 并应用到连续语音识别的声学模型区分性训练中. 该方法联合后验概率和音素准确率选取数据, 首先, 采用后验概率的Beam算法裁剪词图, 在此基础上依据候选词所在候选路径的错误率, 基于后验概率动态的赋予候选词不同的权值; 其次, 通过统计音素对之间的混淆程度, 给易混淆音素对动态地加以不同的惩罚权重, 计算音素准确率; 最后, 在估计得到弧段期望准确率分布的基础上, 采用高斯函数形式对所有竞争弧段的期望音素准确率软加权.实验结果表明, 与最小音素错误准则相比, 该动态加权方法识别准确率提高了0.61%, 可有效减少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27.
为了降低信号重构算法的复杂度,实现对稀疏度未知信号的重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次投影子空间追踪(OPSP)的信号重构方法。首先根据约束等距性质确定信号稀疏度的上下界,并将最接近上下界中值的整数作为稀疏度的估计值;然后在子空间追踪(SP)算法的框架下,去掉了迭代中观测向量在支撑集上的投影过程,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为了更准确地衡量算法的重构性能,提出用完整信号的重构概率作为衡量算法重构性能的指标。与传统的SP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重构稀疏度未知的信号,且重构时间短,重构概率高。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以云计算效能提高为目的, 以研究Job调度和资源管理两大决定云计算环境能效的最重要因素为基础, 使用调度和管理对象对作为系统统计信息的参考指标进行采集的方式展开研究。性能代理和服务接口模式(PASI)已经从云环境中采集了原始数据, 通常情况下应用于云的安全技术属于被动防御模式, 如实时动态监控或者深度包检测模式(DPI), 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动态检测和防御。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框架以提高云计算中心的综合性能指标, 该架构的建立是基于PASI与DPI相结合的方式, 并且提出了一个基于安全PASI的Job调度和资源管理模型(JDRMSP)。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有效地提升了云环境的整体运作效能。  相似文献   
29.
以三溴新戊醇为原料,经酯化、叠氮化两步反应合成了三叠氮新戊醇乙酸酯(TAP-Ac),总收率78.1%;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对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TAP-Ac的热行为,测试了其密度和机械感度;优化了酯化和叠氮化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较佳反应条件为:缚酸剂三乙胺与三溴新戊醇摩尔比为1.1∶1.0,乙酸酐与三溴新戊醇的摩尔比为1.5∶1.0,反应时间10h;叠氮化较佳反应条件为:三溴新戊醇乙酸酯与NaN_3的摩尔比为1.00∶3.45,反应温度87~90℃,反应时间12h; TAP-A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3.86℃,热分解温度251.9℃,表明TAP-A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TAP-Ac的密度为1.25g/cm~3,撞击感度H_(50)为29.9cm,摩擦感度为8%,表明TAP-Ac是一种钝感、热稳定性良好的新型叠氮增塑剂。  相似文献   
30.
油田上很多区块因油井出砂、结蜡等问题,造成油井频繁作业井现象多,稳产期短,油井免修期短。而正南管理区免修期在1000天以上,排在油田前列,在这里,介绍该管理区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