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1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回顾中国石油炼制工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俊武 《化工学报》2013,64(1):28-33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石油炼制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不仅炼油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且炼油技术也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炼油技术持续进步的过程中,自主技术创新占有重要位置。系统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要炼油技术(催化裂化、加氢裂化与加氢处理、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常减压蒸馏等)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基本体会。  相似文献   
102.
试论石油替代的战略与战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石油替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就其新作《石油替代综论》一书中涉及石油替代战略与战术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概括。所述内容包括:石油替代的历史趋势;石油替代的技术和措施,介绍了非常规石油、煤和天然气、生物质能、核能、太阳能和风能作为石油替代能源的有关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石油替代的路线图:氢燃料替代的前景;新替代运输燃料运输下具的开发现状;石油替代对环境的影响;石油替代的技术经济与能源效率评估;石油替代衍生的宏观能源方案评估。最后对石油替代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3.
以水为溶剂,Na2CO3为催化剂,在 1 L 高压釜中对泡桐直接液化制取生物油。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量 80 g,水 480 mL,催化剂用量 5%,搅拌速率 300 r/min,停留时间5~10 min,液化温度为300~315℃ 的条件下得到了较佳的液化效果,生物油总产率可达到 60% 以上,残渣率可降至 2% 以下。  相似文献   
104.
海南联网海底电缆护套绝缘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海南联网工程中海底高压电缆的绝缘状况,根据海底电缆结构参数和运行条件特点,对海底电缆护套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基于Matlab仿真计算软件,对护套中的感应电流和电容电流分别建立模型,讨论了电缆护套绝缘在各种故障下护套电流的响应特性.研究发现,护套绝缘对护套中的感应电流无明显影响,而电容电流不仅与护套绝缘水平有关还可反映外绝缘故障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5.
利用质量变化表示法评估化学腐蚀过程中超疏水涂层表面的腐蚀速率,并制备出一种在面漆中添加含氟类化合物的超疏水涂层.在室温环境下对涂覆含氟超疏水涂层、无氟超疏水涂层与RTV涂层的玻璃基板进行耐酸、碱、盐腐蚀性试验,并在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的腐蚀时间、腐蚀介质浓度,研究化学腐蚀对超疏水涂层表面憎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疏水涂层的耐酸、盐腐蚀性强于耐碱腐蚀性;添加含氟类化合物能够显著提升超疏水涂层的耐化学腐蚀性;含氟超疏水涂层的耐酸、碱腐蚀性与RTV涂层接近,但耐盐腐蚀性明显优于RTV涂层.  相似文献   
106.
OPGW的法拉第效应可以应用于输电线路上的雷击定位。通过实验分析了OPGW上的光偏振态变化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OPGW光偏振态的输电线路雷击定位新方法。OPGW的等效电路计算表明,OPGW上的螺旋电流受其等效时间常数和雷电流的波头时间共同影响。雷击模拟试验表明,OPGW上的螺旋电流是造成光偏振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直通分量对光偏振态变化基本无影响。基于OPGW光偏振态的的雷击定位误差小,满足工程实际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107.
文章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的流程模型,并详细描述模型的建立过程,模型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快速热解、焦炭和不冷凝气体的燃烧3个部分。通过对日处理2 000 t玉米秸秆的快速热解制生物油工厂各工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整个生产过程各种形式的能耗为468.73×109J/h,能量产出为531.6×109J/h,能量产出大于能量消耗;将能量折算成标准煤用量后可知,生产1 kg生物油的能耗相当于0.758 8 kg标准煤,同时产出的能量相当于0.860 6 kg标准煤;焦炭的燃烧量为总量的86%时,可以满足快速热解过程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108.
糠醛不仅是生产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平台化合物,而且可以作为能源前体,生产运输燃料.在分析糠醛生产现状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糠醛清洁生产工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比较各种工艺改进的优缺点.指出两相法生产糠醛并联产纤维乙醇及高附加值化学品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三废是具有工业化前景、环境友好的糠醛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9.
秸秆、动植物油脂、微藻等生物质原料可以生产液体运输燃料,生物燃料的化学成分包括醇、酯、烃三类。燃料乙醇主要替代汽油,受到各国重视,其中纤维素乙醇技术发展较快。脂肪酸甲酯是第一代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价格主要受油脂原料价格的影响,由于和柴油相容性差,低温流动性不好,将逐渐被加氢生产的第二代生物柴油取代。相比醇、酯等含氧燃料,烃类生物燃料在使用性能上有很多优势。有多条技术路线可以生产烃类燃料,其中油脂加氢制喷气燃料已接近商业应用,热解油加氢可将木质生物质原料中的"木质素"组分转化为生物油,大型快速热解工厂可以和热电联产装置组成联合系统,从而提高工厂综合热效率,降低生物燃料生产成本。因此,快速热解生产汽柴油将成为主要的生物燃料生产路线。生物质与煤共气化技术通过提高气化温度,不仅可以提高生物质气化效率,减少焦油的生成,还可以解决生物质供给的季节性问题,为生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微藻高压液化生产柴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第三代生物燃料技术,我国需要加强微藻养殖及加工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10.
详细分析了黑龙江垦区东四局水资源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