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工业技术   19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钨系催化剂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杜泽学  凌云  闵恩泽 《中国钨业》2001,16(5):82-86,90
对钨系催化剂在环境友好的工艺及产品绿色化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了回顾,提出钨业部门应加强钨系催化剂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32.
改性分子筛催经剂液相合成MTB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改性ZSM-5、改性β及ZRP分子筛催化剂上甲醇与异丁烯合成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反应过程。在间歇反应器中对H型和多价阳离子(包括Mg^2+,Ca^2+,La^3+)型的上述分子筛进行了活性评价。结合对分子筛结构和酸性的表征,考察了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质对MTBE合成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β沸石上合成MTBE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序贯实验设计法研究了改性β沸石上液相合成甲基叔丁基醚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建立了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以后验概率、相关指数和F方差指标为准则判别模型,得到了改性β沸石上合成甲基叔丁基醚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醚化反应按照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进行,表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34.
乙苯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乙苯是生产苯乙烯的原料 ,而苯乙烯是生产聚苯乙烯等树脂的重要单体。在全世界 ,仅聚苯乙烯每年就需要消耗上千万吨。在中国 ,1998年共消耗了约 1 83Mt聚苯乙烯 ,国内仅生产了 4 6 0kt ,其余的 1 37Mt都由国外进口[1] 。乙苯主要由乙烯与苯烷基化合成 ,其生产工艺有传统AlCl3液相法、Alkar气相法、均相AlCl3液相法、ZSM - 5分子筛气相法和Y -分子筛液相法。前三种工艺已被逐步淘汰 ,不再有新建装置。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投产的ZSM - 5分子筛气相法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乙苯生产工艺。Y -分子筛液相法在 1990年实…  相似文献   
35.
付强  谢文华  慕旭宏  闵恩泽 《石油化工》2004,33(Z1):801-802
考察了几种分子筛催化剂对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选取一种结合纳米材料和BETA分子筛二者优势的纳米BETA/介孔基质复合材料为催化剂,通过与不同硅铝比的BETA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对比,分析讨论固体酸的粒径及酸性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几种分子筛催化剂中,纳米BETA/介孔基质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6.
乙酸和烯烃催化直接合成乙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了乙酸与烯烃直接合成乙酸酯的液体酸及其固载化类、硅铝氧化物和硅酸盐类、离子交换树脂类、杂多酸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从反应工艺方面综述了杂多酸气相法催化乙酸与烯烃合成乙酸酯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应用状况 ,并对我国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近年国外环境友好石油炼制技术的进展,包括新配方汽油及低硫低芳烃柴油的生产、无毒无害催化剂、减少废碱液排放和提高工艺选择性。同时对国内在上述领域里的技术开发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采用照相法分别对平均孔径为40 μm的微孔曝气头和孔径为1 mm的单孔曝气头在纯氧-环己烷体系中,表观气速在0.629×10~(-3) ~3.15×10~(-3) m·s~(-1) 范围内的曝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单孔曝气产生的气泡的Sauter平均直径(d32)不小于4.0 mm,而微孔曝气产生的气泡的d_(32)不大于1.3 mm.相同的表观气速下微孔曝气的气含率高于单孔曝气的气含率,但其传质面积是单孔曝气传质面积的5倍以上.对微孔曝气产生的气泡的直径分布及其沿塔高的变化进行考察发现,塔内气泡的直径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气泡直径沿塔高方向的聚并作用小.在1.15×10~(-3) m·s~(-1) 的表观气速下,利用纯氧进行环已烷液相催化氧化,微孔曝气时环已烷的反应速率为0.62 mol·m~(-3)·s~(-1) 比单孔曝气时的氧化速率提高约1倍.  相似文献   
39.
第五章 国外石油化工催化技术创新的一些历史经验 第六节 烯烃歧化反应的发现 R.L.Banks在1979年美国化学会与日本化学会的联合年会上介绍,当他开发成功Marlex Polyolefin工艺后,又去研究烯烃与异构烷烃的烷基化反应。在研制新烷基化催化剂时,他们对Mo(CO)_6/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评价。结果却发现异  相似文献   
40.
闵恩泽 《化工时刊》1998,12(4):33-36,41
本刊自本期开始,开辟《专家论坛》栏目,约请各方知名专家撰写其专长方面的论文、专著,供广大读者学习、钻研与探讨。1997年第7期本刊曾介绍本刊顾问两院院士闵恩泽教授的专著《工业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 我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著者积四十年从事工业催化剂研制与开发的丰富经验,撰写而成,是国内第一部较全面、系统地论述工业催化剂的研制开发经验、体会和方法的专著。因此,经本刊编辑部与中国石化出版社联系并征得著者同意,自本期开始在《专家论坛》栏目连续摘要转载该书主要章节,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