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工业技术   22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H∞无记忆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近年来,H∞控制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提出了许多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在文[1]中首次采用代数Ricati方程(ARE)解决了一类无时滞确定性系统的H∞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在文[2,3]中,基于ARE的H∞控制器设计方法被推广到含有时滞的线性系统...  相似文献   
32.
工业流化床反应器结块监视的动态PCA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育明  梁军  钱积新 《化工学报》2004,55(9):1546-1549
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PCA) is an extension of convent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for dealing with multivariate dynamic data serially correlated in time.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measured variables in relation to chunk monitoring of the industrial fluidized-bed reactor are highly cross-correlated and auto-correlat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actical strategy for chunk monitoring by adopting DPCA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After introduc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PCA, both how to determine the time lagged length of data matrix and how to calculate the nonparametric control limits when the dynamic data are not subject to the assumption of independently identically distribution (IID) were discussed. An appropriate DPCA model based on the real data from a industrial fluidized-bed reactor was built, with paralle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ference distribution (ERD) method to select time lagged length and control limits, respectively. During data pretreatment, data smoothing was used to reduce noise and the serial correlations to some degree. The simulation test results show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PCA based method.  相似文献   
33.
参数未知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以神经网络为模型的新型间接自适应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不仅能解决一类含未知参数的离散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而且降低了通常该类自适应控制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构造的复杂性,神经网络参数收敛性和闭环控制系统跟踪误差的UUB(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也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4.
一种快速有效的神经网络新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输出层函数为线性函数的层前馈神经网络,结合自适应步长和动量解耦的伪牛顿算法及迭代最小二乘法导出了一种混合算法。伪真证明该混合算法自适应能力强,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是一种有效的工程实用算法。  相似文献   
35.
对BRC-100型余氯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所采用的控制算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所采用的基于ISA总线的CPU主板与6963LCM(160×128)点阵液晶的硬件和软件接口进行了研究,并且给出了该接口的显示驱动程序.  相似文献   
36.
根据饮用水处理过程的特点和对控制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LC网络结构的二级集散控制系统,对该系统的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7.
大规模过程系统优化的稀疏SQP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过程系统在线优化命题的稀疏全空间 SQP算法。该算法利用解析导数构造Hessian矩阵 ,保持了系统的稀疏结构 ,并为寻优过程提供了精确的曲率信息。与传统 SQP算法相比 ,该算法的计算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对开放式方程精馏塔模型的实例计算表明 ,该算法在求解大规模过程系统优化命题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8.
基于多目标分层的预测控制定态优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明光  钱积新 《化工学报》2005,56(1):105-109
多目标分层优化要求是从复杂工业过程的现场实际应用背景出发而提出的.详细阐述了复杂工业过程的多目标分层优化要求的含义,在预测控制两级分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次规划的定态优化有效求解方法.通过Shell控制问题等仿真结果,说明所提出的定态优化技术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够适应生产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介绍了工厂综合自动化的总体结构并由此归纳出综合自动化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指出加快工程软件的商品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0.
本文针对输入端具有慢时变干扰的非平稳动态系统,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两步最小二乘算法(TS-LS),并说明TS-LS是增广矩阵方法的一个特例,仿真结果表明了增广矩阵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