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工业技术   9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胡永梅 《建筑》2014,(18):59-60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很多的设计者往往忽视了建筑设计问题,难以处理好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城市规划的效果难以展现出来。本文针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等问题探讨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塑料管的优缺点,提出了在住宅建筑的设备工程中塑料管道的选用原则和注意的问题.根据工程耐用年限要求、使用条件等级、热媒温度、工作压力、系统水质要求、材料供应条件、施工技术条件、维修和投资费用等因素,合理选用各类塑料管道.  相似文献   
73.
Ce掺杂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钛酸丁酯[Ti(C4H9O)4]为钛源、硝酸铈[Ce(NO3)3·6H2O]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Ce的TiO2催化剂,最佳掺Ce量为1.5%(mol),煅烧温度为500℃.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紫外-可见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00℃时煅烧的掺Ce 1.5%的TiO2催化剂晶粒平均粒径为17...  相似文献   
74.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驻极体过滤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数值研究,计算了过滤器内部电场的分布及带电颗粒经过驻极体过滤器时的压力损失和渗透率。结果表明:对于颗粒粒径dp≤0.1μm的颗粒,静电力在其捕集过程中占主导作用;随着粒径的增加,静电力的影响逐渐减弱。对于粒径范围在0.05~0.5μm的颗粒,驻极体过滤器的渗透率随迎面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另外,从驻极体过滤器内颗粒运动轨迹可以看出,在驻极体过滤器的背风面有带电颗粒的沉积,这种颗粒沉积可能是驻极体过滤器低渗透率,低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5.
于矩形断面0.3m×0.2m、长度3m的通风管道中,对完全发展湍流中的颗粒沉积进行了模拟计算。由于空调通风管道内空气温、湿度有所变化,因此综合考虑了热泳力及湿度对颗粒沉积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法随机轨道模型进行了3000个颗粒沉积的模拟研究。在粒径范围0.01~50μm、管道风速5m/s的条件下,得到了无因次沉积速率随无因次松弛时间变化曲线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曲线呈现“V”形分布,模拟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针对粒径19m的颗粒,调查了温度及湿度对颗粒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气流与管壁的温差产生的热泳力加速了颗粒沉积,并随温差的增加而呈提高趋势;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提高,颗粒沉积速率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76.
静电旋风分离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静电旋风分离器分离机理、合理结构、三维流场以及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低阻高效”仍是静电旋风分离器的发展方向,为达到这一目的仍需应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同时还应对其流场进行模拟,为获得更加合理的结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钢铁厂原料堆在风蚀作用、卸料以及取料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粉尘严重污染周围空气,危害工人身体健康。阐述了目前钢铁厂原料堆粉尘无组织排放抑制技术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原料堆的静态扬尘量以及动态扬尘量的估算公式,表明减小环境的来流风速与原料堆起尘临界风速的差值可有效降低粉尘的无组织排放量;介绍了喷水抑尘、喷抑尘剂抑尘、防风抑尘网抑尘、封闭料场抑尘以及新型生物纳膜抑尘、云雾抑尘技术,对比了这些技术的抑尘机理、抑尘效率、影响因素、技术优缺点,得出使抑尘效果最优的结构参数,提出未来应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8.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滤料为基体材料,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疏水性PET滤料。在此基础上,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接触角测试仪研究PET滤料改性前后的微观形貌、表面组成以及接触角等参数。研究表明:改性前后滤料微观孔隙率基本不变,TEOS改性的PET(T-PET)滤料由于形成大量亲水性的—OH基团,呈现完全润湿性;MTES改性的PET(M-PET)滤料表面存在疏水性的—CH3基团,呈现高疏水性;TEOS和MTES共同改性的PET (MT-PET)滤料表面由于大量疏水性的—CH3基团,且有大量的含有—CH3基团SiO2纳米粒子沉积在纤维表面,降低了滤料表面能,形成纳米级粗糙、褶皱甚至凸起形态;MT-PET的静态接触角(WCA)为(158.8±1.2)°,流失角(WSA)为(6.9±1.5)°,达到超疏水状态。此外,通过喷涂湿粉尘和水中浸泡(室温)滤料对比试验,表明MT-PET滤料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与稳定性。综上,本文中MT-PET超疏水滤料的制备,对于高湿环境下的袋式除尘材料的研究开发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9.
空调系统通风管道尘粒的沉积会降低空调系统的性能并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掌握含尘气流的流动、沉降规律及在各式结构通风管道中的尘粒沉积规律,对于管道清洁及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控制措施减少管道积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通风管道影响尘粒沉积的诸因素,如尘粒粒径、送风风速和管壁粗糙度等进行了探讨,并对目前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采用离散相模型对新OG系统高效喷淋塔入口段及主体段喷嘴的布置方式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喷嘴喷射方向和喷淋层数对雾化场气流分布和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的喷射方向和塔内的喷淋层数对雾化场的气流分布和降温效果影响较大;喷淋塔入口段采用逆流喷射时,出口截面的速度分布最均匀且降温效果最好;高效喷淋塔的主体段的喷淋层数为5时,塔内烟气的速度流场较均匀,且中心区域的气流速度为2~4 m/s,有助于延长气体与液滴的作用时间;随喷淋层数增加,塔内温度梯度变化增大,水蒸气质量分数分布与温度分布对应,塔内的平均湍动能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