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Ni掺杂ZnS-ZnO复合光催化剂及光解水产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及硫化两步法成功地制备了Ni掺杂ZnS-ZnO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UV-Vis,SEM,XRF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活性组分Ni掺杂ZnS的量和它的分布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解水产氢性能有很大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对其产氢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气液两相流流型在线智能识别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在线识别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利用最短时间历程的参数波动过程完成由参数波动的特征空间到流型空间的映射。CPN神经网络能够对自组织映射的结果进行有导师的训练,因此可以为流型的自动、客观和在线识别提供有效的手段。文中结合压力波动过程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系数,对U形管垂直上升段内空气-水两相流的流型进行自动识别,在线性指标达到了8.2s。对如何提高流型快速识别的在线性指标和识别率等作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
测量水平管道液塞速度和长度的差压波动分析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压力波动信号互相关求液塞速度存在的不足,引入了差压波动分析法,明确了液塞到达和离开上、下游测压点的时刻与差压波动信号起峰点及落峰点位置的关系;分析了电导探针信号、差压信号和压力信号互相关所求得的相关速度的含义,指出差压互相关得到的是液塞运动速度,电导探针信号互相关得到的是液塞速度与液膜段界面波速度的平均值,压力信号互相关得到的相关速度具有随机性;明确了差压信号脉冲宽度为液塞从传感器上游测压点运动到下游测压点的时间间隔,脉冲宽度与液塞速度的乘积为液塞长度与差压传感器间距之和.最后,按照上述方法分类,把空气-水、柴油和机械油的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液塞速度和长度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4.
圆形自由表面水射流冲击换热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冷浩  郭烈锦  张西民  闵红斌 《化工学报》2003,54(11):1510-1512
对圆形自由表面水射流冲击换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总结了喷距、射流出口速度以及相变等因素对换热的影响,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驻点传热系数以及局部传热系数径向分布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95.
变压器油圆形浸没射流冲击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冷浩  张西民  郭烈锦  马重芳 《化工学报》2003,54(11):1505-1509
对变压器油圆形浸没射流冲击换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恢复效应、喷距、射流Re、喷嘴尺寸等因素对换热的影响.对极小尺寸射流冲击换热情况下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
冯自平  郭烈锦 《化工学报》2000,51(3):353-357
在以前对闭式循环系统中螺旋管蒸发器内汽液两相流压力降脉动进行系统实验研究、根据脉动过程特征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区分了产生压力降脉动的两类不同特征区域的基础上 ,着重对第二区压力降脉动流动过程中瞬态及时均传热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研究 ,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计算式 .  相似文献   
97.
水平直圆管内油气两相流的压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平放置的内径为40 mm的有机玻璃管内的油气两相流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实验工质为46机械油和空气.油相和气相折算速度分别为0.051~0.612 m•s-1和0.024~50.64 m•s-1,实验在室温下进行.采用Lockhart-Martinelli关联方法对各典型流型下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结合流动的具体情况对其中的关联参数C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基于典型流型的压力梯度计算模型,并对水平管内油气两相流的压降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8.
水平与微倾斜管内间歇流中长气泡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双平行探针技术和摄像方法对水平和近水平微倾斜管内长气泡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气泡头部以及气泡体的形态特征取决于气液混合Froude数和管道倾角,而尾部特征还与气泡长度有关;小气泡通过单纯水跃面的长气泡尾部向液塞区弥散,而具有阶梯状尾部结构的长气泡并不向液塞区弥散小气泡,所以气泡尾部结构特征的变化决定了弹状流向段塞流的转变;管道倾角对长气泡形态特征有显著的影响,下倾管内的长气泡在低Froude数时出现头尾倒置现象,同时下倾管内的长气泡比上倾管更易保持阶梯状的尾部结构,所以下倾管的弹状流区比上倾管宽.  相似文献   
99.
详细介绍了在沸腾通道内部发生汽液两相流水动力不稳定性而出现周期性密度波型脉动时,脉动流动过程中瞬态和时均传热系数的实验研究结果。实验在以水为工质、以螺旋管作沸腾蒸发试验段的中低压闭式循环系统上进行,试验参数范围为:压力p=05~35 MPa,质量流速G=200~2 100 kg/(m2·s),工质进口过冷度ΔTsub=20~90 ℃,试验段壁面热负荷qw=0~540 kW/m2,密度波脉动的周期为T=125~14 s,且主要集中在4~10 s范围内。对密度波脉动过程中瞬态及时均传热系数和其它主要参数的基本特征与变化规律作了分析和描述,提出了表征密度波脉动传热的新的特征准则数和传热系数计算式。  相似文献   
100.
倾斜圆管内气液两相分层流界面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广军  郭烈锦 《化工学报》1994,45(6):738-742
<正>l 弓l言 气液两相流分层流界面波特性及界面稳定性分析对理论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50年代,Banjamin”’、Miles”’和 Hanratty’‘’“开始了此方面的研究.以往研究中,均采用 Jeffreys”’的方法,即利用液相动量方程的积分形式,气相的影响只作为液相动量方程的边界条件.另外也有研究者从N-S方程出发,通过对实际问题的适当简化以研究界面稳定性”‘. 本文利用双流体模型研究了倾斜圆管内气液两相分层流的界面稳定性,系统研究了管道几何条件及流动状况对稳定性的影响.2 数学模型 对如图1所示的倾斜管内分层流,假定两相间不存在热量传递和相变过程,其一维双流体流动模型为”-“ ~r 入八人)乃t十别八U。人)/肚一0(I) ltw 8(pkA。U。)/9 t + 3(pkA。厂。ZtZ)/sx 、_/.\—一,。J。士。/;+八。A。slip J>>一二卜 卜。二.t 一洪人八)/gx+AdA/a工(2) 一人二二>二v抑Q厂二厂了 式(1)、式(2)中k—l或g,当k—g时,取 pry——“一”号,k—l时贩“十”号.素流速度分布均 匀,厂。一 l“’‘;层流根据液膜内速度分布可知, 图 1 分层流示意图——”———一’—””—””——~ 八一4/3““二 气液两相静压项用文献〔幻的方 F。Ic0d屯*r*donof盯r*1m叨n0w”‘’-’“‘一‘””—’““——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