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律与每个公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法院建筑除其原有的职能外,像图书馆、音乐厅、体育馆等城市公共建筑一样,它也开始全面服务于社会,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裁决等服务。本文就场地设计、平面功能、内部空间、流线组织、建筑造型等方面探讨如何设计转型后的现代法院建筑。  相似文献   
72.
以自蔓延高温合成(又称燃烧合成)的Ti2AlC粉体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热压温度对Ti2AlC粉体的烧结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压烧结Ti2AlC粉料可得到致密Ti2AlC陶瓷,在压力25MPa,保温2h的条件下,理想热压烧结温度为1400℃,热压温度〉1450℃时Ti2AlC会发生分解,并出现Ti2AlC2相;烧结温度为1400℃时Ti2AlC烧结体理论相对密度为98.1%,维氏硬度4.14GPa,断裂韧性7.86MPa·m^1/2;烧结样品的密度和断裂韧性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微观晶粒片状尺寸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73.
论述液力传动以乳化液为工作介质需解决的技术关键;液压元件的工作介质由矿物油型液压油改用乳化液的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74.
采用无焰燃烧法在500℃燃烧反应3 h并在700℃二次焙烧3、6、9 h和12 h合成了尖晶石型Li_(1.02)Ni_(0.05)Mn_(1.93)O_(4)(LNMO)正极材料,研究了焙烧时间对LNMO正极材料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以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所有样品均具有LiMn2O4的尖晶石型结构,并且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样品的颗粒尺寸逐渐增大,结晶性逐渐增强。焙烧时间为6 h样品(LNMO-6)展现出较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C,该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8.7 m A·h/g,经2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87.0%,甚至在5 C和10 C高倍率下循环1000次后仍具有76.3%和75.5%容量保持率。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样品LNMO-6具有最大的Li+扩散系数(3.74×10^(-15) cm^(2)/s)以及最低的表观活化能(22.72 k J/mol)。  相似文献   
75.
Ti-Al-C体系中添加TiAl3对燃烧合成 Ti3AlC2粉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单质粉末Ti,Al和碳黑为原料,按Ti3AlC2化学计量比配料,燃烧产物主要物相是TiC1,只能得到少量Ti3AlC2相,但在保持原料配比不变的情况下,在反应物原料中添加金属间化合物TiAl3(质量分数为0-23.5%),燃烧产物中Ti3AlC2的含量随添加TiAl3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多,成为燃烧产物的主要物相。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TiAl3对燃烧合成Ti3AlC2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6.
碳含量对Ti-Al-C系燃烧合成Ti3AlC2粉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表明在Ti—Al—C体系中,C含量对燃烧合成Ti3A1C2影响很大:C含量(原子分数)较低时(22.64%-28.07%),燃烧产物主要物相为Ti2A1C;C含量较高时(29.31%-32.79%),燃烧产物主要物相为Ti3A1C2.Ti3A1C2的燃烧合成反应温度高于Ti2A1C的燃烧温度,Ti3A1C2的生成量随燃烧反应温度升高近似呈对称分布.从反应物原料摩尔配比和热力学原理角度,探讨了不同C含量对燃烧产物组成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7.
采用液相无焰燃烧法在500℃反应1 h、600℃二次焙烧不同时间制备锂、镍共掺杂尖晶石型Li1.05Ni0.02Mn1.93O4正极材料。焙烧不同时间制备的样品均呈现出LiMn2O4的尖晶石晶体结构且均为单相,没有任何杂质相出现。延长焙烧时间有利于晶粒发育,提高合成材料的结晶性。二次焙烧9 h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 C倍率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02.1 mA·h/g, 500次循环后具有69.15%的容量保持率;在5 C释放出91.9 mA·h/g容量;10 C循环1 0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76.35%。具有较好的循环可逆性、较小的电荷转移阻抗和较低的表观活化能。适量的锂、镍共掺杂可有效提高LiMn2O4的结构稳定性、抑制Jahn-Teller效应和缓解锰的溶解,使其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78.
以醋酸锂和醋酸锰为原料,葡萄糖为燃料,研究和分析了在550℃溶液燃烧合成尖晶石型LiMn2O4物质的过程、葡萄糖用量对合成LiMn2O4物质的影响,并从热力学的角度探讨了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仅有醋酸锂和醋酸锰的溶液燃烧合成反应为无焰燃烧,加入燃料后为有焰燃烧;在醋酸盐体系中加入葡萄糖为燃料,燃烧产物LiMn2O4的结晶程度随葡萄糖量增多而逐渐提高,但燃料太多,会使LiMn2O4发生部分热分解.当x(Li):x(Mn):x(glucose)=1:2:x,x=1.0~2.0时溶液燃烧合成可得到纯相LiMn2O4物质,x≥3.0得到主晶相为LiMn2O4的产物,x=4.0产物主晶相为贫锂尖晶石Li1-xMn2O4.  相似文献   
79.
以硝酸铝、硝酸镁和硅酸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硝酸铵为燃烧助剂,低温燃烧合成了MgO-Al_2O_3-SiO_2(MAS)玻璃粉.用DTA、XRD、TMA、SEM等研究了其析晶过程、烧结特性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该玻璃粉可在低于1000 ℃的温度下烧结;烧结过程中首先析出μ堇青石,然后转变成μ-堇青石;950和1000 ℃烧结的堇青石基微晶玻璃具有低的介电常数(4.00~4.96, 1 MHz)和介质损耗(约0.003, 1 MHz),高的烧结密度(>理论密度的98%),可用于电子封装领域.  相似文献   
80.
伍国正  吴越  郭俊明 《华中建筑》2006,24(11):128-130
村落是自然与人工综合创作的艺术品.其人居环境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该文通过对张谷英和黄泥湾两个古村落在选址、空间布局、装饰艺术以及家族文化等人居环境的分析,指出其村落的人居环境特色及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洲源关系,揭示出两个古村落与我国传统建筑在人居环境文化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