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8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MgCO_3和Sr对原位Mg_2Si/AM60B复合材料的变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gCO3、Sr对原位自生Mg2Si/AM60B复合材料中Mg2Si相及基体的复合变质作用。结果表明,微量Sr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Mg2Si相的形貌。初生Mg2Si由粗大的树枝状转为多角形状,共晶Mg2Si由粗大的汉字状变为弥散而细小的短棒状或多边形粒状。同时,MgCO3对AM60B基体也起到了很好的细化作用,从而使原位自生Mg2Si/AM60B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2.
颗粒/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作了综述,指出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3.
奥-贝球铁的获取,通常要依赖于等温淬火工艺。而当叶轮较大时,热处理后变形严重,影响了初始合理的流通设计形状,气蚀加剧。因此,研究铸态奥一贝球铁的制取方法及其抗气蚀性,直接传出抗气蚀磨损的叶轮,对提高泵的使用寿命,有着明显的应用前景。1.实验方法(1)铸态奥-贝球铁的制取采用高碳、低锰本溪生铁为炉料,其化学成分(%):C4.36,Stl.39,Mn018,PO.04,S0.03。熔化时用废钢和纯硅来调整化学成分为C3.7~3.8%,St2.8~3.0%。铁水升温至1450C时,加入纯镍、铜、铝铁、铬铁以及棚砂。出炉时在包底放入1.5%…  相似文献   
94.
Mg和RE对ZA27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体军  李元东  郝远 《铸造技术》2004,25(12):933-936
研究了Mg和RE对Zr变质ZA27合金460 ℃保温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Mg和RE的加入都能够减小固相晶粒的粗化速率.Mg的加入增加了液相率,从而增加了晶粒间的距离,减小了晶粒间相互接触的几率;而RE则聚集在晶粒间的液相中,阻碍了原子的扩散及相互接触晶粒间的焊合;两种元素的加入对晶粒的形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
ZA27合金部分重熔过程中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对经Zr变质处理的ZA27合金在半固态温度460℃部分重熔过程中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并对有关组织的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界处的共晶组织向初生晶内部扩散,趋于消失,晶粒由铸态时的等轴晶变为粒状晶。当保温10min时,未来得及溶入的共晶组织开始熔化,使组织分离为近粒状。到20min时,初生晶粒演变为粒径为40μm左右的球状颗粒,同时,晶粒中细小、弥散分布的η相由外到里逐渐长大,并伴有熔化现象。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两种不同加工工艺(金属型铸造、触变成形)AZ91D镁合金在完全相同电解液中进行的两组相同的微弧氧化实验.研究基材对微弧氧化过程的影响,探索电流-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证明,基体对微弧氧化过程的起弧电压及电流-时间变化曲线有明显影响,但对膜层厚度、孔隙率及电流-时间变化曲线的影响不大。电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呈波浪形减小,并最终伴随二次起弧的发生。短时间、大电流的方法可以生成一定厚度的致密陶瓷层(20~30μm),表面光洁度较高,而且有利于节能。两组实验的实验现象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7.
Mg-x%Zn-(Al)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研究了Mg-x%Zn(5、7、9、15和20%)二元合金和Mg-7Zn-4Al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g-Zn合金铸态显微组织主要由α-Mg和沿晶界分布的Mg7Zn3共晶相组成.随着Zn含量的增加,Mg-Zn二元合金的抗拉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伸长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Zn含量为7%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为213.3 MPa;当Zn含量高于9%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急剧下降.在Mg-7Zn基体合金中添加4%Al后,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oα-Mg和Mg32(Al,Zn)49三元共晶相组成.合金的铸态力学性能相对于基体有所下降,但是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为305 MPa,相对铸态提高了57.8%.Mg-Zn合金中添加A1元素有利于合金的热处理强化.  相似文献   
98.
研究触变成形AM60B镁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其热处理动力学.结果表明:触变成形AM60B镁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中其组织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共晶β(Mg17Al12a)相的迅速溶解、溶质快速均匀化及晶粒粗化,第二阶段为初生颗粒及二次晶粒的正常长大阶段.在第一阶段,由于细小的β相快速溶入小的二次晶粒,造成该溶解过程较短,而溶质Al元素的均匀化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同时,组织形貌及颗粒尺寸有很大变化.在395℃固溶时,第一阶段持续约1 h.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约60 h.第一阶段的快速均匀化使Al的浓度梯度在第二阶段大幅度减小,因此在该阶段组织变化并不明显.在第一阶段,初生相颗粒的长大模式满足幂函数关系,而二次晶粒则遵从传统的长大方程;然而,在第二阶段两者的长大方式相同.  相似文献   
99.
铸渗法制备铜基表面复合材料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铸渗法对铜合金表面进行改性, 用Fe 基合金粉末作为渗剂在负压条件下进行浇注制备铜基表面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 在铜合金铸件的特定表面获得了致密的组织结构不同于基体的渗层———表面复合材料层。经SEM 观察, 发现渗剂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 证实了铸渗法制备铜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膨胀塑料钉延时抽芯注塑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建筑用膨胀塑料钉结构特点和工艺特性,进行了模具浇注系统、模具型腔、延时抽芯机构、水路的设计,叙述了模具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易用的延时抽芯机构,比通常利用弯销延时抽芯结构更简单,更易加工。结果表明,此结构运行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方便,能够满足塑件批量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