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含氧替代燃料二甲醚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浓度的甲醛等有害物质,利用国标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来测量二甲醚燃烧的甲醛生成特性,确立了一种数据可靠、简便实用、成本低廉的甲醛分析方法.由于吸收液加热和冷却时间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为了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对这些环节的分析步骤必须严格控制.对二甲醚和甲烷燃烧的试验结果表明,二甲醚燃烧后尾气中的甲醛排放浓度比甲烷燃烧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32.
中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将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带来深刻的变革。通过构建广东省气候-经济-环境-健康综合评估模型(ICEEH-GD),设计了如期达峰(2030年达峰)和率先达峰(2025年达峰)两个情景,研究不同碳达峰时点下的投资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影响。结果表明,率先达峰情景促进全社会投资从电力、水泥、油品开采、焦炭、钢铁等低增加值高碳排放部门转向服务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建筑业、化工业等高增加值低碳排放部门,投资量总计转移了819亿元,带动相关部门的增加值增长135亿元。率先达峰情景强化对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等高碳排放行业的限制,在2030年全社会就业岗位比如期达峰情景增加82 000人,但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如期达峰情景减少424亿元,占届时全省GDP总量的0.242%。到2030年,率先达峰情景比如期达峰情景降低CO2排放7 610万t和节约能源消费2 535万t标准煤,其中碳减排和节能贡献部门主要来自电力、水泥、钢铁、石油开采、陶瓷行业,分别占全社会碳减排量和节能量的65.0%和74.3%。从投资与增加值、就业、碳排放的关系来看,建议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业这些单位投资增加值高、就业较高且单位投资碳排放较低的部门;鼓励对电力、水泥、钢铁、陶瓷单位投资增加值较低且单位投资碳排放较高的部门进行绿色化改造和行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3.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也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为了保障能源的充足供应和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能源供给、转换、消费等方面对广东省能源平衡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根据2007年广东省能源平衡表.绘制出2007年广东省能流图。广东省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而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比重偏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对外依存度高,能源安全保障难度高;化石能源消费还带来了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火力发电效率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提高的空间。广东省工业部门消耗的能源最多,其次是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再次是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此外广东省对油品和电力等优质能源的需求也迅速扩大。鉴于此,建议在广东本地开发低碳新能源。包括核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加强能源运输传送能力建设;提高火力发电效率应以技术改进为主,以优化燃料构成为辅;在工业上推进节能高效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第l_产业的发展,在交通上推进高效率智能低排放的运输方式,鼓励居民采用并不降低舒适度的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34.
关于大力加强新疆煤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十一世纪上半叶我国应尽快向着减小化石能源份额,增大可再生能源份额的方向,逐步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新疆广阔的荒漠地区,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资源均十分丰富,应努力提高其在全国能源发展中的地位,成为未来国家的重大综合能源基地.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也已建立了良好基础,但至今主要满足自治区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尚未进入国家重大煤炭基地序列进行部署.中国科学院学部决定组织有关院士与专家,立项进行"新疆地区煤和煤层气开发和综合能源基地研究"的专题咨询研究.由于此项工作牵涉面广,咨询组又按需研究的内容及院士专家的专业特长设立了(1)新疆煤炭与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前景;(2)新疆煤炭在全国能源发展中的地位;(3)新疆煤炭开发利用--向区外输电与直接外运;(4)稳妥有序地推进新疆煤化工发展;(5)新疆煤层气勘探、开发和利用建议五个子项,开展了较细的工作.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提出了建议,主要是:为大力加强新疆煤与煤层气开发利用,有效提升新疆煤炭工业的战略地位,近期内建议抓紧下列工作:1.提高新疆在全国煤炭供应中的地位;2.将吐哈与准东煤田纳入国家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序列;3.统筹规划协调,实现西煤东运;4.开展新疆煤电开发和东送的规划研究,逐步实现向西北、华中、华东输电的目标;5.谨慎决策,分阶段规划,稳妥有序地推进煤化工的发展;6.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研究,为大规模开发利用做好充分准备;7.政府统一领导.制订相关法规,高效实施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8.抓紧人才队伍建设,加速高层次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35.
微尺度甲烷扩散火焰及其熄灭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直径微/小尺度圆管对甲烷在空气中的扩散燃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微/小尺度火焰的结构,考察了影响火焰高度的相关因素,详细探讨了火焰的熄灭极限特点,并拟合了淬熄速度与喷管出口直径d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火焰的高度与喷管出口速度呈线性关系,随d减小而减小;H/d(火焰高度/喷口直径)与出口处Re值成正比,与d无关;随尺度d的减少,下限(淬熄速度)增大,火焰的稳燃区间变小,稳定燃烧条件苛刻.  相似文献   
36.
在前期关于Vortex-bursting旋流式预混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及其进口混合气速度分布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实验基础上,围绕燃烧器的点火特性,对旋流场中的点火位置和稳定火焰形成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不适当的点火位置会影响稳定火焰的形成,在相同的燃烧工况下,在流场中点火位置不同,火焰的发展出现不同的趋势. 在靠近中心轴附近的低速区点火时,火焰能够稳定;在靠近管壁的高速区点火时,撤离点火源后,火焰吹熄. 本结果对于强化预混合燃烧的稳定性具有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盐酸介质中的镓进行了富集和纯化,对717~#树脂富集镓、分离杂质铝的特性,对实际料液在交换柱中的操作特性和条件做了实验研完,并对镓的交换动力学做了初步探讨,得到了浓度较高、含杂质铝很少的三氯化镓溶液,对降低电解制金属镓的生产成本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8.
提出将液排渣低尘燃烧和混烧技术相结合的思路,并在自行编制的包含颗粒沉积、附壁燃烧及渣层流动等子模型的燃烧计算程序中加入生物质的热解和燃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煤和木粉的液排渣混烧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对150 kg/h燃料量的圆筒形燃烧器内燃烧特性的计算结果表明,添加25%(ω)木粉可以提高燃烧初始段的温度,有利于充分利用燃烧器的前部空间,可以加大燃烧初始阶段的反应速度,改善煤粉的着火性能,提高煤粉的空间燃尽及附壁燃尽效果,总体燃尽率提高5%,从而有利于颗粒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充分燃烧及原有煤粉燃烧装置的小型化改造或设计.理论分析研究证明,将混烧和液排渣低尘燃烧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用于工业窑炉洁净燃烧技术的开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
微射流火焰形貌观测及火焰中重要基元的准确测量,对利用微尺度火焰燃烧特性研制开发微型燃烧动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微喷管射流火焰实验及光学测量系统,对H_2和CH_4微射流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两种重要基元(CH,OH)的空间分布。首先,探索了相机曝光时间对H_2微射流火焰成像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流速下H_2微射流火焰形貌的变化规律。其次,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技术得到了不同燃料流速下H_2及CH_4微射流火焰中OH基元分布,同时还利用单反相机加CH滤镜通过长时间曝光(30s)的方法获得了CH_4微射流火焰中CH基元的分布。结果表明,火焰图像清晰度随曝光时间增加提高,曝光时间30s时可获得H_2微射流火焰的清晰照片;采用分辨率2 048×2 048的ICCD相机可获得微尺度火焰OH基元分布的清晰图像。微射流火焰形貌及重要基元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关数值计算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0.
合成胶乳是一种非牛顿型流体,其表观粘度与温度、固含量、流动状态等因素有关。目前见诸文献报道的一般为粘度与固含量的单变量关联式,利用数学回归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地合成胶乳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一定温度下描述集合成胶乳粘度特性的两变量半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