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研究铜熔敷于钢的高频电磁感应焊接过程,更好地理解该过程中电磁场、热场的分布及变化,利用Ansys对实物进行2D建模,将模型划分为大小合适的网格,对网格进行材料赋值,并设置边界条件,利用其自带的求解器进行循环求解。分析求解出的电磁场和热场,调试其具体参数,通过改变电流、线圈半径等参数来研究其对电磁场和热场的影响,以改进焊接过程中的参数,更完整地了解焊接时温度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
谢建 《福建建筑》2010,(9):37-40
本文从渔港码头的使用特点、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对宫前渔港码头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3.
基于AVR单片机无线网络的航标船安全报警系统包括传感、通信和控制3部份.系统传感器使用超声波探测模块,具有4个同时探测通道,并采用中心频率为40KHz、收发一体化的超声波探头.通信使用ISM频段433MHz的无线模块.电源采用LM2651 芯片及典型电路.软件部分由探测模块的数据读取、数据处理及串口通信协议组成.  相似文献   
44.
介绍与EDF(法国电力公司)的合作项目——云南省寻甸县杨梅山微水电站示范工程,对该项目的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作了讨论,还对微水发电的技术进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超声液位测量仪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建 《自动化仪表》2002,23(2):12-15
介绍探头贴底式超声液位检测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根据仪表工作时各种随机干扰对检测信号影响大等特点,采用单片机将数据平滑方法用于液位检测信号数据处理中,有效地减小了各种随机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某型设备光电定向过程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光电定向多媒体教学示教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根据该设备光电定向过程的实际情况,对系统硬件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在软件研制方面,系统采用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的方法,对光电定向过程进行分段描述,运用图、文、声、像灵活地进行教学演示。  相似文献   
47.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技术的发展给模具工业创造了机遇,但也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48.
针对D-S证据理论在处理高度冲突证据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证据预处理的组合方法.该方法根据各证据体与其余证据的冲突程度定义各证据体的可信度,利用证据体的可信度和原证据集中命题的支持度对原证据集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证据集采用D-S组合规则进行合成.此方法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在冲突证据合成时出现有悖常理的现象,又保留了经典D-S合成规则优越的信息聚焦性能.通过算例验证了新方法合成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大型圆筒件是某设备的核心部件,使用工况恶劣,易产生损伤。目前使用的损伤检测方法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此设计了一套超声无损检测自动探伤系统。详细阐述了该探伤系统的超声波发射/接收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自动扫查机构的工作原理,简要说明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试验验证,该方案实现了对大型圆筒件的自动清洗和检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0.
应用似Hele—Shaw盒的窄缝实验设备。考察了向高黏热液中引入挥发性冷剂进行直接接触汽化传热的过程,获得了糖液的冷却曲线;分析了冷剂通入量和冷剂的入口温度对瞬问主体温度及容积传热速率的影响,并以“界面汽化热阱”效应概念对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冷剂驱替高黏液体时的界面形态,对形成的黏性指进现象进行了图像分析并应用分形理论进行了阐述,获得了界面形态与两液体的黏性比的关系,并分析产生不同指征的原因及其对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