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40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碳微球因其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使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以乙炔和甲苯为原料,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以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成功地研制出大量形貌较好尺寸均匀的碳微球。对所得碳微球经过不同的石墨化处理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高分辨投射显微镜(HRTEM)考察了不同处理工艺对其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具有CoSb2结构5d过渡金属二氮化物TMN2(TM=Hf、Ta、w、Re、Os、Ir、Pt、Au)的晶格常数、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该结构的二氮化物,除AuN2外,均同时满足热力学和机械稳定性标准;其中OsN2具有最高的体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为418和257GPa;态密度分析表明,过渡金属原子的5d轨道与氮原子的2p轨道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杂化现象,二者之间形成了较强共价键.  相似文献   
93.
通过水热法制成CuBi2O4纳米棒,然后在其表面利用湿化学法原位沉积Ce(OH)3层并经煅烧工艺制备了CeO2/CuBi2O4异质结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莫特肖特基曲线(M-S)等测试对所得CeO2/CuBi2O4复...  相似文献   
94.
纳米碳材料增强相与镁基体间的两相界面结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而使用化学改性法对增强相进行表面功能化可以有效改善两相间的界面结合度.为了进一步研究表面功能化在提升复合材料性能上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选用CVD法和水热法制备的碳微球(CVD-CMSs和HT-CMSs)为增强相,一是使用一步改性法(即使用表面活性剂PVP直接处理)对增强相进行表面功能化处理,制备出CVD-CMSs/Mg和HT-CMSs/Mg,考察CMSs上接枝的含氧官能团对表面功能化处理的效果;二是使用两步改性法(即先使用化学沉积法将MgO颗粒裹附到碳球表面,再用PVP进行处理)对增强相HT-CMSs进行功能化处理,并制备出HT-CMSs@MgO/Mg,与HT-CMSs/Mg对比来考察HT-CMSs上负载MgO纳米颗粒的作用.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伸性能测试仪等对复合材料样品的组织、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CMSs上携带的含氧官能团对表面功能化处理的效果以及增强相的分散性都具有积极作用,且经PVP一步改性后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增强相与基体间有MgO薄膜生成,改善了增强相与基体的相容性;经两步改性后,负载在HT-CMSs表面的MgO纳米颗粒使两相间的MgO膜增厚,进一步提升了两相间的界面结合度,起到有效连接增强相与基体界面的作用,并最终使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5.
AZ31B镁合金TIG焊焊接裂纹的产生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厚度为8.0 mm 的AZ31B 镁合金板材上分别进行钨极氩弧焊 TIG 自熔焊和斜 Y 型坡口添丝焊焊接裂纹试验,研究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和扩展特征,分析镁合金材料的裂纹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自拘束条件下,自熔焊焊缝区焊后立即产生焊接热裂纹,斜 Y 型坡口添丝焊焊缝区在焊接电流为170 A 和180 A 的情况下出现焊接热裂纹。自熔焊焊接热裂纹是沿晶扩展,添丝焊焊接热裂纹是沿晶与穿晶的混合扩展,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都存在分叉裂纹。未出现裂纹的焊接试件放置48 h 后仍然没有观察到任何形式的延迟裂纹。  相似文献   
96.
AZ31B镁合金表面纳米化处理后的显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在AZ31B镁合金表面施加剧烈塑性变形,获得纳米晶组织的细化表层,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由表层到心部的组织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SMAT处理后,样品表层的晶粒尺寸大约为50nm:靠近基体的区域(大约距表面40 μm),晶粒尺寸增加到约200nm.表而纳米化是通过孪晶分割和动态再结晶的共同作用实现的.硬度试验表明,SMAT后AZ31B镁合金样品表层的硬度显著提高,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因素,即晶粒细化和加工硬化.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希夫碱类和它们的锌化合物由于具有电致发光性能而广受关注,特别是在纯正的荧光性能和艮好的成膜性能方面尤为突出,因此,它们已成为一类良好的电致发光材料之一。本工作合成了邻香草醛缩乙二胺类希夫碱1及其锌配合物2,它们的结构通过核磁、红外和元素分析测试手段来确定,配合物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表明,在紫外激发下,有效的能量从配体转移到金属离子。电化学带隙与紫外,可见光谱吸收边估计的带隙基本一致。结果分析表明,在365nm波长的紫外激发下,化合物2能产生强烈的蓝光发射,发射光谱最高波峰在460nm处,谱线带宽72.2nm。化合物2明亮的光致蓝光发射可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  相似文献   
98.
综述了石墨烯作太阳电池透明电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即对石墨烯内部的位错、晶界、应变等缺陷进行理论计算,用来指导实验研究,最终通过控制位错、晶界等缺陷的运动,使其性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石墨烯作透明电极时,与太阳电池其它部分直接接触。在未来的研究中,制备高性能石墨烯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太阳电池中石墨烯与其它部分的界面情况。  相似文献   
99.
为进一步提高键合型高分子荧光粉的发光效率,采用先配合再聚合的技术路线,将稀土配合物Tb(4-BBA)3(4-VP)2与N-乙烯基咔唑(NVK)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制得键合型高分子荧光粉poly(MMA-co-Tb(4-BBA)3(4-VP)2-co-NVK),然后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绿光荧光纤维,并对其结构...  相似文献   
100.
采用Suzuki反应合成了一系列9,9-二辛基芴、芴酮(FO)、2,7-二-(2-噻吩)-9-芴酮(DTFO)、4,7-二-(2-噻吩)-2,1,3-苯并噻二唑(DBT)的二元和三元共聚物。结果表明,通过测试聚合物的光致发光光谱(λ=365 nm),发现薄膜状态下相同配比的共聚物比稀的氯仿溶液中的能量传递更加有效。在二元共聚物中,聚芴向DBT的能量传递比FO和DTFO有效;三元共聚物中,相同配比下芴酮的发射虽然完全淬灭,但是芴酮的引入使得宽窄带隙基团间的能量传递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