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2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除油旋流器入口流量与基本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除油旋流器边壁的油滴粒径变化、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以及压力降与入口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入口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旋流器边壁的平均粒径随入口流量的增加而降低 ,分离效率随入口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整个旋流器以及旋流器各段的压力降均与入口流量成指数关系 ,都随入口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旋流器的压力损失中 ,进口、旋流腔及大锥段所占比例最大 ,且基本不随入口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小锥段次之 ,并随入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直管段的压力损失所占的比例最小 ,它随入口流量的增大而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52.
高分离精度的水力旋流器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具有中心锥和溢流管附件的新型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试验表明其分离精度较高;对中心锥的结构及其位置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53.
旋转聚乙烯管式膜微滤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结合十字流微滤中有关概念,对旋转管式膜面上颗粒进行力平衡研究,确定出颗粒不在膜面沉积形成滤饼所需的膜管最低转速;然后作者采用无因次分析法,确定旋转PE管式膜动态微滤的准数方程;最后,对试验数据回归处理并建立旋转PE管式膜微滤的数学模型,为PE管式膜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4.
水力旋流器压力场测试及能耗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晓钟  陈文梅  褚良银 《流体机械》2000,28(9):11-13,43
采用高精度动态压力测量仪对不同结构的水力旋流顺压力场进行了测试研究,得到了水力旋流器中压力场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水力旋流器能耗机理并提出了节能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55.
采用沉淀聚合机理,由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NIPAM-co-GMA)]温敏性微球.其中一步法是同时加入所有反应物反应成微球,而两步法是先加NIPAM成微球,再加入GMA,最终均生成P(NIPAM-co-GMA)微球;再将改性的乙二胺代环糊精(EDA-β-CD)通过化学反应引入到P(NIPAM-co-GMM微球结构中,制备得到聚(Ⅳ-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乙二胺基环糊精)[P(NIPAM-co-GMA/β-CD)]共聚高分子微球.分别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控温激光粒度仪及光学显微镜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温敏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均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球形度,均能成功地固载β-环糊精(β-CD)基团,并且都有温度响应特性;但是,同一步法制备的微球相比,两步法制得的微球粒径明显较大,且微球固载有更多的β-CD.  相似文献   
56.
对低能耗水力旋流器内的湍动压力场的时均结构与脉动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低能耗旋流器中的压力场结构与普通旋流器内的相比,无论是压力场的时均结构还是脉动结构都有较大区别,并就此探讨了旋流器内能耗降减的机理,最后提出了水力旋流器单元操作过程中能耗降减的原理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
可溶性聚合物微针是一种新型经皮给药系统,受到医药领域的广泛关注.皮肤弹性会导致微针刺入不完全造成药物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通过优化微针溶液配方和制备工艺,采用分步浇注法制备了针尖载药可溶性聚合物微针,提高了给药效率,并通过构建不同组成结构的聚合物微针实现了释药性能的调控.研究中选择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材料,以磺酰罗丹明B为模型药物.结果 表明,药物主要集中在微针针尖,占针体高度60%左右.所制备的针尖载药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具有高力学强度和刺入皮肤能力,载药量稳定.体外释药结果表明,通过选择不同的聚合物材料,载药针尖可以实现快速溶解或缓慢溶胀,从而实现药物的快速释放或缓慢释放.文中提出的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实现了针尖载药和释药性能调控,在经皮给药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利用具有油相隔离层的微流控法连续可控制备了海藻酸钙(CaAlg)中空微纤维。内外相流体通过微流控装置出口挤出,通过调整装置出口与凝固浴液面距离、外相流速和收集速度在油相隔离层中形成同轴射流,射流突破油水相界面进入凝固浴后交联形成CaAlg中空纤维。实验中,微流控装置出口与凝固浴液面的最优距离为2 mm,外相流速越大,收集速度越小,射流越稳定。在形成稳定射流的条件范围内,制备得到了结构均一的CaAlg中空纤维,通过调整内外相流速和收集速度可以精确调控中空纤维的直径。根据流动连续性方程建立了简单的分析模型用于中空纤维直径的预测,该模型给出了内相流速、外相流速、收集速度与纤维直径的显式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9.
文中制备了一种具有钾离子(K+)和谷胱甘肽(GSH)双重响应性的树状大分子作为抗癌药物纳米载体。将具有K+响应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苯并-18-冠-6-丙烯酰胺)高分子(PNB)和末端带叶酸(FA)的聚乙二醇高分子(FAPEG-SH)先后接枝到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表面,制备得到多功能树状大分子PAMAM-g-PNB-ss-PEG-FA。该树状大分子具有明显的K+响应性,37℃下表现出K+诱导的分子构象转变,在K+浓度5 mmol/L的溶液中呈现收缩状态,在K+浓度150 mmol/L的溶液中呈现伸展状态。同时,PAMAM-g-PNB-ss-PEG-FA还具有明显的还原响应性,当从低浓度GSH溶液转换到高浓度GSH溶液时,二硫键断裂,PAMAM-g-PNB-ss-PEG-FA粒径显著减小。以疏水抗肿瘤药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PAMAM-g-PNB-ss-PEG-FA树状大分子表现出明显的高浓度K+和GSH诱导的释药行为。并且,...  相似文献   
60.
通过将Pb~(2+)响应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苯并-18-冠-6-丙烯酰胺)智能微球结合至尼龙6/聚醚砜复合膜的膜孔中作为Pb~(2+)响应型智能开关,成功构建了一种能检测痕量Pb~(2+)浓度的高灵敏智能微球复合膜.系统研究了智能微球的形貌结构及Pb~(2+)响应性,确定了37℃时其Pb~(2+)响应性能最佳.系统研究了智能微球复合膜的形貌结构及Pb~(2+)检测性能,发现其检测限可低至10~(-7) mol/L,低于工业废水中Pb~(2+)含量标准,展现出高灵敏Pb~(2+)检测特性.研究结果为制备新型高灵敏Pb~(2+)浓度智能检测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