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5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基于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氧化镁湿法脱硫率及可用率的关键参数如SO2浓度、烟气量、循环吸收液PH值、液气比、曝气量等进行了一系列单因素调整试验研究,得出各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趋势;对不同含硫量的燃煤,应采用不同的液气比和吸收剂浆液的PH值,吸收剂浆液PH值控制在5.8比较合理;增强循环槽浆液的曝...  相似文献   
82.
由流体径向温度梯度引起的离心浮力对旋流强化传热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管程与壳程均有旋转流动的折流栅-螺旋槽管水-水换热器,就离心浮力对旋流强化传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管、壳程冷,热流体交换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壳程流速下热流体在壳程时换热器总传热系数比热流体在管程时相对高出约33%.故在有旋流存在的管壳式换热器中,离心浮力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当热阻较大一侧有旋流存在时,离心浮力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3.
对H型翅片椭圆管束的管外侧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模化实验研究,得到了H型翅片椭圆管束的管外侧传热与阻力特性变化规律,分析了横向管间距s_1与纵向管间距s_2对H型翅片椭圆管束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s_1的增大,管外侧传热性能变差、阻力减小;随着s_2的增大,管外侧传热性能明显变差,阻力明显减小;且纵向管间距s_2对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比横向管间距s_1更明显。  相似文献   
84.
针对采用液态排渣锅炉解决易结渣煤种的清洁高效利用问题,必须掌握液态排渣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其受热面的沾污特性。根据某75 t/h立式旋风燃烧液态排渣锅炉不同工况下的热态试验结果,结合苏联73标准中双炉室液态排渣锅炉传热计算方法,对立式旋风燃烧液态排渣锅炉受热面沾污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液态排渣方式对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受热面沾污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苏联73标准中双炉室液态排渣锅炉“ВТИ法”较“ЦКТИ法”能较好地反映双炉室液态排渣锅炉炉膛的实际运行情况,其对于炉膛的传热特性及沾污特性的处理方法是合理的;高、低温过热器热有效系数的修正系数分别为1.19~1.25和0.63~0.67,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大而增大;高、低温省煤器污染系数的修正系数分别为5.00~5.80和6.00~6.90,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大而减小;高、低温空气预热器利用系数的修正系数分别为0.53~0.56和0.80~0.85,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5.
海拔高度对锅炉对流受热面总传热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高海拔环境下气压降低对锅炉对流受热面总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锅炉对流受热面,随气压降低烟气侧对流换热系数不变,辐射换热系数减小,污染系数亦减小,但总传热系数缓慢增大,并根据对烟气动能的分析提出了低气压条件下污染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6.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启动及其疏水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我国能源形势,介绍了超临界机组的优点、直流锅炉的启动过程及特点和启动旁路系统的主要作用;其次详细介绍了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了启动过程中所产生疏水的量;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对锅炉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时产生的疏水进行回收都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意义的,并给出了几种回收方法.  相似文献   
87.
超临界机组启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的分类及运行特点,如何确定锅炉启动系统,讨论超临界机组汽机旁路型式和锅炉运行方式的匹配,最后指出启动系统的选型应综合考虑技术特点、经济性及电厂运行模式等因素.  相似文献   
88.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了传统的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存在的问题,对纵向流、螺旋流及射流换热器中各种强化传热技术的结构特点、强化传热机理、适用场合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
1.《热计量—区域供热国际会议》 地点:Trondeim,Norway 时间:1993年6月16—18日 联系地址:Clinton W.Phillips, P.E., internalional symposium advisor-USA, 4421 Briars Road, Olney, MD 20832—1814, Norway.  相似文献   
90.
1.《第十届国际传热学会议》 地点:Brighton,UK 时间:1994年8月14~18日 会议主要内容:空气热动力学、生物传热学、沸腾与冷凝、传热程中的混沌现象、传热与传质、燃烧、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低温传热学、环境传热学、强制及自然对流、换热器、热管、强化传热、透平机械中的传热、测量技术、模化与数值技术、核反应系统、辐射、太阳能、蓄热、热物理、两相流、传热设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