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胶团强化超滤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胶团强化超滤技术(MEUF)的研究开发,使得采用投资、运行费用都相对较低的超滤膜分离工艺能高效去除废水中的低浓度染料分子和有机物从理论和技术上成为可能.综合分析了胶团强化超滤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指出了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磺胺甲噁唑在给水处理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城市给水厂工艺流程,在研究磺胺甲噁唑(SMZ)在城市给水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找出了去除SMZ的最优条件,得到SMZ的最大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水源水中的SMZ在给水常规处理阶段总的去除率为36%左右,城市给水常规工艺不能完全去除水中的抗生素类药品,需要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63.
物化-生化-高级氧化处理涂料废渣热催化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物化-生化-深度高级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涂料废渣经热催化减量后产生的高COD、高氨氮水热废液。结果表明,调节水热废液pH为12、水温50℃,曝气8 h,氨氮脱除率达84.3%±3.9%。Fe/C类芬顿工艺对废液进行两级高级氧化,一级、二级高级氧化COD去除率分别为45.3%±2.3%、24.5%±3.3%。生化处理系统驯化过程中水热废液厌氧处理效率极低,好氧系统运行稳定。出水回流体积比调节为15:1时,停留时间为4 d,COD去除率达66.8%±2.7%,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中的嗜氢菌属。重金属Ba、Se、Zr、Zn、Pd、Cs在2级高级氧化过程中被去除,出水中Fe、Tl、Ag、Ni分别为1.62、0.08、0.01、0.01 mg/L,满足GB 8978-1996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4.
采用水热碳化研究了含铬污泥减量最佳水热条件、添加催化剂对铬泥水热减量率的影响及铬泥经水热处理后铬溶出至水热液的效果。结果表明:不添加催化剂,水热使含铬污泥达到减量效果的最佳条件为水热时间4 h,温度240℃,此时总减量率R_(TS)和干基减量率R_(DS)均可达30%以上; 0. 5 mL 98%硫酸加入反应体系能最大程度提升减量率,使第一批铬泥样品R_(TS)和R_(DS)达35. 20%和40. 72%,第二批铬泥样品R_(TS)和R_(DS)达37. 42%和30. 33%;添加0. 5 mL 98%硫酸时,铬溶出率最高,达1. 83%,溶出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5.
以PPCPs(四环素与卡马西平)和金属纳米颗粒(纳米银)为研究对象,对二者在水溶液中反应后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四环素和卡马西平分别与纳米银的反应过程中,一方面四环素的浓度有所降低,而卡马西平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PPCPs成分则均无明显变化;另一方面纳米银Ag~+离子的溶出浓度较纳米银单独存在时均有显著上升。PPCPs与金属纳米颗粒在水环境中由于发生了交互作用而造成理化性质的改变,进而可能会导致二者的环境毒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6.
智能控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针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时变性与随机性等特点,介绍了智能控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几种智能控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指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智能控制方法相结合或将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智能控制系统是未来污水处理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7.
超滤膜在制酒原水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滤膜可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胶体、蛋白质、微粒等,具有使用压力低、产水量大、便于操作的特点。通过测试中空纤维超滤膜装置深度净化制酒原水的处理效果,证明超滤膜净水装置能有效地消除水在管网中的二次污染,进一步提高水质  相似文献   
68.
以颗粒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的催化剂(TiO2/GAC),研究了负载型催化剂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试验,以及负载型与悬浮型催化剂对MCLR光催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TiO2/GAC对MCLR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光降解活性,且其对MCLR去除有着活性炭吸附-TiO2降解协同作用.将太湖蓝藻爆发期MCLR质量浓度为19.6 g·L-1的湖水经TiO2/GAC催化剂柱先吸附后UV降解,同时考察催化剂重复利用后吸附与光降解活性问题.结果显示,TiO2/GAC催化剂柱吸附约37h后出水含量高于限定标准,停止进水后在15 min几乎被完全光降解;同时重复利用催化剂"吸附-光降解"2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9.
通过静态试验考察除磷菌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情况。在厌氧状态、在低有机负荷率的条件下,污泥释磷的速率随有机负荷率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有机负荷率超过一临界数值0.12gSCOD/gMLSS后,有机负荷率不再成为释磷菌厌氧释磷的限制性因素。此外,试验考察了硝态氮的存在对厌氧释磷和后续好氧吸磷的影响,发现硝态氮的存在不利于除磷菌的厌氧释磷并从而限制了在后续好氧状态下的吸磷效果。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厌氧工艺与MBP,联用处理生活污水来强化生物除磷效果,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选定了各个工段的工艺运行参数,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连续性试验,发现系统对COD、TP、SS、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50%、84.25%、100%、94.09%和85.33%。  相似文献   
70.
《建筑概论与制图》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土建类重要课程之一,国内大部分高校的 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建筑及制图类课程。结合环境-土建交叉工程问题,经多年教学实践,提出 《建筑概论与制图》“教-测-识-绘”四维一体教改方案并进行了实践。课堂教学围绕环境工程与 建筑知识的关联,引入案例教学与翻转教学,按照“识图-设计-构造”为主线,强化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及应用,实现了良好的“教”-“学”衔接。配合识图、测绘及制图三大实践环节,突出学生 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团队识图、独立绘图的能力,实现了较好的“学”-“用” 互动。适应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需求,为学生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奠定土建基础,希望对 培养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