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是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基于铁氧化除硫化氢、生物除臭强化工艺,并将处理后气体循环至曝气沉砂池,提出恶臭气体闭路循环“趋零排放”工艺改造设计方案。调试结果表明,铁氧化除硫化氢单元对硫化氢与氨气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2%~95%、40%~50%,生物除臭系统经过调试和挂膜后,对硫化氢与氨气的去除率都稳定在98%左右。在实现恶臭气体闭路循环“趋零排放”的基础上,相比于常规碱吸收工艺,可大幅节省药剂运行成本,并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区及周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2.
以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为模板,采用水热合成法可控制备BiVO4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比表面测定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技术,表征了水热反应前驱液的pH值(pH=1.5-9)对BiVO4的晶体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BiVO4样品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大,所得产物由单斜晶系向单斜晶系与四方晶系的混晶转变,且形貌由多面体向多孔微球转变。当pH为5~7时,所制备的BiVO4样品具有独特的形貌、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多孔结构,表现出优越的光催化活性,对罗丹明B降解率可高达90.4%。。  相似文献   
53.
纳滤膜处理受污染地下水的运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预处理、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地下水,分析了操作压力、运行时间、水温及预处理等因素对终端纳滤膜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活性炭为预处理的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最小,说明由有机物造成的纳滤膜污染作用明显大于铁、锰及硬度等引起的无机污染;当膜进水操作压力由0.3 MPa增至0.8 MPa时,膜通量由8.7 L/(m2.h)线性增至19.1 L/(m2.h),而离子截留率、硬度及碱度去除率却呈线性降低;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在80 h内降幅达12.5%,而总硬度的去除率则随运行时间变化不明显;当水温在5~25℃变化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则膜通量增加,但对盐的截留率减小,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硬度的截留率在22℃以前变化不大,当温度>22℃后会有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54.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给水系统中难降解的卡马西平,考察了卡马西平臭氧氧化的影响因素,得出最佳的处理条件:初始pH为6.7~6.9,臭氧投加量为1 mg·L-1,反应40 min后去除效率达43.49%,较常规处理大大提高,同时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CBZ经臭氧化后生成二苯乙腈和多种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55.
采用尼龙纺织布代替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组件构建新型尼龙纺织布生物反应器(NWFBR),在连续式运行条件下,对不同活性污泥浓度(MLSS)条件下膜污染过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MLSS对膜污染过程有影响。膜污染过程主要与附着型EPS相关,且EPS中蛋白质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6.
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稀释剂,通过加入部分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分别在150℃和220℃下,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膜,研究了在较低温度下或高温下制得膜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10%的DMAc在150℃下制膜,比采用纯的DBP为稀释剂时膜的通量提高了28%,过多DMAc的加入反而会使膜的通量降低;加入质量分数10%的DOP在220℃下制膜,膜的通量则下降了62%。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截面结构,解释了采用不同混合稀释剂时膜形成不同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57.
探讨棉织品生态附加值的估算方法.以一件纯棉外套的生态设计方案为例,采用碳足迹工具分析、对比了棉织品生态设计前后的环境影响,进而提出了生态附加值的估算方法.结果表明:生态附加值越大,棉织品生态设计所节约的碳排放量就越多.认为:生态附加值的估算可为消费者选择生态棉织品提供明确的生态效益信息,并为生态棉织品的价格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可见光催化剂N/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TiO2光催化剂进行改性,提高它的可见光活性。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N/TiO2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活性红紫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N掺杂量、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N/TiO2粉体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氨水投加量为20 mL时,在500℃下焙烧1 h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样条件下,其催化活性约为市售普通的Degussa P25 TiO2的1.5倍,N/TiO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范围内对活性红紫的降解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采用零价铁类Fenton-混凝法同步去除印染废水中的苯胺类物质、Cr~(6+)、锑。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初始pH、铁刨花投加量、H_2O_2投加量、反应时间对苯胺类物质、Cr~(6+)、锑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3.0,铁刨花投加量为0.2 g/mL,H_2O_2投加量为1.0 mL/L,反应时间为4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苯胺类物质、Cr~(6+)、锑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99%、89%以上,均可达到现行排放标准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三种碳源(乙酸钠、葡萄糖、脱脂乳和葡萄糖混合物)的SBR强化生物除磷系统比较研究发现,以葡萄糖为碳源除磷效果最好,通过对PHA(poly-β-hydroxyalkanoate)、活性污泥中磷含量的测定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表明,PHA在厌氧结束时的量并不能完全作为后续好氧阶段吸磷效果好坏的确定性指标,EPS的生物吸附对磷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