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TG-DSC联用分析稻壳与褐煤热解过程中热失重规律及吸放热情况,结果发现,稻壳的热失重率较大,共热解失重过程相当于二者单独热失重过程的叠加。通过DSC曲线分析稻壳与褐煤热解过程的吸放热量显示,与二者单独热解过程不同的是共热解在高温热分解阶段须吸收大量的热量。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不同温度下稻壳与褐煤热解气体产物各组分比例,并与热失重过程相对应分析气体产物变化规律,结果发现,H2和CH4气体组分变化规律相同;与褐煤热解相比,稻壳热解气体产物中CO气体组分较多。总体而言,共热解产物是二者单独热解产物的简单加和,但共热解过程吸放热量变化却显示二者存在热量交换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2.
以浓H2SO4为催化剂,采用甘油-甲醇复合溶剂体系,利用高温高压下甲醇的超/亚临界效应,探索了原料粒径、液化时间对杂木屑液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 L的高压釜内,甲醇300 g,甘油150 g,浓硫酸1.5 g,粒径为0.28~0.90 mm的杂木屑60 g,在250℃下反应10 min,然后通冷却水快速冷却,木屑转化率为88.87%。利用精馏分离方法对液化油进行分级分类,分别收集70℃以下,70~80℃,80~90℃三个温度段的馏分,进行精馏试验的物料衡算,并通过GC-MS分析各馏分的物质构成,结果表明,各馏分的物质构成较复杂,但主要是一些小分子含氧衍生物,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以及芳香族等类别化合物。通过液化油与其精馏釜残留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在官能团构成、分子量分布上区别不大,说明液化油稳定性较好,在精馏过程中并未发生过多的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73.
合成了6种离子液体催化剂,通过FT—IR、^1H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柠檬酸三乙酯的合成反应。在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15%的条件下,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反应物羧基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即:乙醇与柠檬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乙醇共加入3次,每次回流反应2h。在此条件下的酸功能化离子液体[HSO3-bPydin]^+[HSO4]^-具有较好的催化酯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效果,重复使用23次后,柠檬酸羧基转化率仍然大于98%。所得产品柠檬酸三乙酯结构通过FT-IR、^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74.
磷酸法制备酸水解木质素粉状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酸水解木质素为原料,以磷酸为活化剂,采用特殊的预处理方法,制备出了吸附性能较高的粉状活性炭。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优化的预处理工艺:纯磷酸与酸木质素的质量比为2.2∶1,预处理温度为140℃,预处理时间为9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样品吸附性能为: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225mg/g,A法焦糖脱色率达到110%。  相似文献   
75.
活性炭(AC)材料用于烟气脱硫与其表面化学结构有关,活性炭材料的表面改性是提高其烟气脱硫活性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活性炭材料的热处理、表面含氧含氮官能团、表面碱性基团、表面负载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含氮或含碘物质的掺入对其脱硫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中国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生物质能源因其清洁、无污染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发新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生物质气化发电是利用生物质能源的一种新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对生物质气化发电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对生物质发电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对生物质发电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7.
木质素及其改性树脂羟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合适的复合酰化体系,通过电位滴定,测定了工业碱木质素及其改性树脂的羟值。该方法简便快捷,精确性及重复性较好,易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8.
将自制的橡胶籽油基环氧脂肪酸甲酯(ERSO)环保型增塑剂应用于软质PVC体系,评价高增塑剂浓度ERSO的增塑效果,并与传统石油基增塑剂进行对比.力学性能及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石油基增塑剂相比,ERSO可使体系的拉伸强度降低24.46%,有效改进PVC增塑体系的柔韧性;ERSO可使体系的热稳定时间达到45.15 min,平衡转矩降低,利于制品稳定性的改善及加工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9.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与应用(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再生、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液态和气态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我国年可获得生物质资源量达到3.14亿吨煤当量,其中秸秆和薪材分别占 54% 和 36%;现有180多亿吨林木生物质资源量、8~10亿吨可获得量和3亿吨可作为能源的利用量。生物质能转化利用的主要途径是:热化学高效转化利用的热解气化发电(供热、供气)、快速热解制备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以及生物化学转化技术等。同时,论述了目前已经进行的生物质研究开发技术和产业化利用进展。  相似文献   
80.
左志越  蒋剑春  徐俊明 《太阳能学报》2011,32(12):1730-1734
以木屑为原料、多元醇为液化剂,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加压液化制备生物重油.实验结果表明:浓硫酸的酸性催化剂较好,在2.5%浓硫酸、木屑/乙二醇/乙醇为1.0/2.5/12.5、200℃反应6h条件下,木屑转化率可达92%.在此条件下液化产物的粘度为37.84mm2/s,酸值为1.5mgKOH/g,羟值为682.5mgK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