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汞污染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在环境中尽管浓度很低,然而由于难降解及生物累积性,由其所引起的污染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文章对汞的理化特性、毒理学进行了综述,对垃圾焚烧过程中汞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目前,县乡有线电视网基本上都是单向传输的电缆网,随着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这些旧网将逐步被交互式HFC光电混合网所取代,信息回传系统的设计,将成为系统改造面临的新问题。 笔者根据有关材料和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讨论一下回传系统的有关网络构造问题。作为用户信息反  相似文献   
33.
循环流化床混烧生活垃圾与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0.2 MW循环流化床上进行的生活垃圾与煤混烧实验,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34.
对预焙阳极煅烧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CPM)以及其重要的气态前体物三氧化硫(SO3)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湿法脱硫(WFGD)装置与湿式电除尘器(WESP)对SO3具有协同脱除效果。WFGD对SO3的去除率为47.92%。WESP对SO3的去除率达到了88.75%,可有效解决“蓝色烟羽”问题。SO3与CPM在WESP出口的浓度分别为4.87、8.14 mg/m3。在WESP之前,CPM占总颗粒物的32.34%,这一数值在WESP之后变为了74.75%,需要引起重视。WESP对CPM的去除率为80.36%。无机组分为CPM的主要组分。在凝结态的CPM中,硫元素与氮元素分别以SO42和NH4+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5.
以高浓度有机废液焚烧炉为对象,利用CFD软件Fluent,对助燃燃烧器在不同布置方式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三种不同布置方式下的流场分布,得出最佳布置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优化顶部废液喷口布置位置。结果表明,燃烧器四角切圆的布置方式可以避免气流贴墙,加强了炉内的气流湍动,能保证废液在高温区的分解燃烧;通过调整顶部雾化喷口的布置位置,能保证废液雾化效果,实现废液低贴壁率安全稳定焚烧。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废液焚烧炉的设计和生产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该文进一步发展单耗分析理论,改进了设备结构因素与系统拓扑因素附加单耗的定量计算方法,深入阐述能量系统内的能耗作用关系,剖析系统能耗产生的不同原因,从新的角度提出热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与运行优化策略。对大型燃煤蒸汽动力发电机组进行了单耗分析,计算并分析了系统内不同类型的能耗作用,对系统节能改造提供新的建议。结果表明,理论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能量系统的设计改进、维护改造与运行优化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37.
覃吴  李渠  董长青  程伟良  杨勇平 《化工学报》2014,65(8):3136-3143
制备了不同量级Co掺杂Fe2O3载氧体Co-Fe2O3,利用BET和TEM对载氧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在不同温度下Co-Fe2O3与气体燃料CO的还原反应,考察Co-Fe2O3对CO化学链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温度条件下,掺杂量越高,还原反应转化率越高;掺杂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促使还原程度加深,缩短了载氧体完全还原转化的时间。根据TGA曲线进行了化学动力学分析,发现Co0.2Fe还原反应过程在344.7~391.0℃和414.7~472.5℃温度范围反应动力学对应扩散控制的Jander方程模型,607.6~681.5℃温度范围对应二维扩散反应模型,并分别计算出相应模型的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结果可为化学链燃烧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8.
王洋  李慧  王东旭  董长青  陆强  李文艳 《化工进展》2016,35(9):2759-2765
通过模拟煤和生物质的灰成分并测试其熔融温度,探究了不同成分的灰中K2O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作用。利用FactSage 7.0对各组灰分的熔融过程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和平衡计算,从矿物质反应和变化的角度为不同组分的灰中K2O对熔融特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XRD验证了计算中所预测的矿物质的存在。结果表明:灰中K2O的含量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会受到灰分中硅、铝、钙等元素含量的影响。对于CaO含量较低的煤灰,适量增加K2O的含量有助于降低灰分的初始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半球温度,但对流动温度几乎没有影响;对于CaO含量较高的煤灰,适量增加K2O的含量能够全面降低灰的熔融温度;对于生物质灰,当K2O的含量低于30%时,增加K2O的含量有助于降低灰熔点,继续增加K2O的含量则对灰熔点几乎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39.
随着温室效应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活动造成过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阐述了流化床燃烧中N2O的来源、生成和分解机理、影响N2O生成量的各种因素以及减少N2O排放量的技术措施。对国内外关于N2O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为节能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燃煤电厂排放的颗粒物分可过滤颗粒物(filterable particulate matter,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CPM)。过去,人们对CPM的关注较少,但其对环境与人体具有危害。本文综述了CPM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撞击冷凝法和稀释冷凝法,开发在线及小型便携设备是CPM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燃煤电厂CPM的排放特征,CPM占燃煤电厂排放总颗粒物的比重较高,经超低排放改造后,CPM占比进一步提升,各燃煤电厂排放的CPM的组分差异较大。根据CPM的特性,未来对CPM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冷凝、吸附、湿式电除尘等。最后基于当前CPM的研究现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对燃煤电厂等固定污染源排放的CPM的检测标准并对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电厂建立源排放清单,对新建、处于环境敏感地带以及排烟带有明显“有色烟羽”现象的燃煤电厂,合理管控其CPM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