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际交流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等等,这些剧烈的变化正在猛烈地撞击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刻影响着学子们的行为.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2.
采用美国GRACE公司生产的茂金属聚丙烯(mPP)催化剂,在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国产第2代环管工艺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高熔体流动速率mPP的生产,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熔喷布试生产。结果表明:生产的高熔体流动速率mPP熔体流动速率可达到150 g/min,其粉料经造粒后熔体流动速率下降约25%;与降解法熔喷料相比,高熔体流动速率mPP的结晶(熔融)温度、结晶度、灰分和挥发分质量分数明显较低,氧化诱导期相当,但混料后的高熔体流动速率mPP生产的熔喷布纤维较粗,布面偏硬,过滤效率低。  相似文献   
43.
柠檬烯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单萜,在食品中作为香精香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其含氧衍生物具更高经济价值。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转化反应条件温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好,环境友好且获得的为“天然”产品。本文介绍柠檬烯的微生物转化产物,分析柠檬烯的主要转化途径以及转化途径中的关键酶,并系统地综述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被氧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本文采用阿拉伯胶(GA)制备CLA乳液,从CLA氧化产物角度来评价GA对CLA乳液的氧化保护作用,同时对CLA在模拟胃肠中的释放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浓度时GA在乳液界面荷载量达到最大,此浓度下乳液中CLA的挥发性氧化降解产物浓度最低,氧化稳定性最好;在模拟胃液中释放率缓慢增加,粒径分布均匀;在模拟肠液中释放率加快,乳液出现大颗粒聚集。随着GA浓度增加,CLA挥发性氧化降解产物含量增加,氧化稳定性降低;CLA在胃部释放率有所增加,大颗粒聚集增多。但总体来说,GA乳液中CLA在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显示出了良好的营养缓释性能,延长了CLA的释放时间,提高了CLA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5.
董曼  文红  黄亚平  张涛  范刚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358-363
精油纳米乳液具有高稳定性、高生物活性、高光学透明度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行业应用广泛。精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机制是通过向精油中加入适量脂质,增大分散相直径,降低奥氏熟化率。同时,脂质作为载体给香气提供环境使其不容易扩散,进一步延长纳米乳液香气物质的保留时间,从而提高精油的应用品质。本文综述了精油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表面活性剂对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脂质对奥氏熟化和香气缓释的作用及精油纳米乳液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旨在为研究精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机制及在食品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从而扩大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6.
以指状青霉DSM62840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法破碎细胞,采用超高速离心、硫酸铵沉淀、羟基磷灰石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指状青霉DSM62840生物转化柠檬烯生产a-松油醇过程中的关键酶进行分离纯化.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在分子质量约为50 kDa处有一条明显的蛋白条带,并通过液相色谱-串...  相似文献   
47.
提出了基于组合优化的求解二元域线性含错方程组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使用局部搜索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组合优化方法求解线性含错方程组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48.
石粉作为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是机制砂区别于天然砂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在结合现有规范的基础上,提出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纳入胶凝体系的配合比设计,系统开展了两种岩性(石灰岩、花岗岩)石粉及其在不同含量条件下的室内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等测试手段深入分析石粉对混凝土的微观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按照试验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微观机理分析表明,机制砂中的石粉大多是惰性的,仅微量石灰岩石粉存在有限的化学活性,促进早期水泥水合作用,进而加快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综上,机制砂中的石粉在混凝土中主要发挥物理填充作用,其含量保持在16%~19%时,能发挥良好的微集料填充效应而提升混凝土力学性能;超过该范围则导致稀释效应而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在石粉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花岗岩石粉组混凝土试样的整体微观结构相较于石灰岩石粉组更为致密,从而导致花岗岩石粉组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强于石灰岩石粉组。相比于同类研究,本文获得的最优石粉含量处于较高范...  相似文献   
49.
采用相转变点法制备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研究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及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桔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同等浓度的D-柠檬烯纳米乳抑菌效果比甜橙精油的抑菌效果好,14%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1.7、14.0、9.7和9.0 mm,而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9.0、23.7、13.0和12.0 mm。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约为7.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作用较弱,其对这两种微生物的MIC均约为11%,对大肠杆菌的MIC介于7.7%~11%之间。甜橙精油和D-柠檬烯制成纳米乳液后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为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抑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设计制作了两个含泥化夹层的顺层岩质边坡模型,并完成了大型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地震波时间轴压缩倍数增大,地震波卓越频率增加,边坡坡面水平方向加速度放大效应增强,同时,随着边坡相对高度的增加,压缩比对水平方向加速度放大效应的影响程度增大;当输入地震动幅值小于0.3 g时,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随输入地震动幅值增加而增大,反之,放大系数减小;在水平方向,泥化夹层饱水后坡脚部位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饱水前,而坡面中上部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饱水前;在垂直方向,泥化夹层饱水后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饱水前;泥化夹层饱水前,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坡体内部,泥化夹层饱水后,下部坡体内部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坡面,中上部坡体内部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坡面。分析边坡破坏过程可以发现含泥化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为拉裂–滑移–崩落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