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硫酸铜为媒染剂,研究了天然石榴染料对棉织物的轧染工艺。结果表明,以硫酸铜为媒染剂,对棉织物进行轧染处理,可以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此外还得到最佳的染色工艺;媒染剂Cu^2+的浓度为1.2g/L,焙烘温度为120℃,焙烘时间为1min;以硫酸铜为媒染剂染色的棉织物经高温焙烘固色后,棉织物的干摩擦牢度和湿摩擦牢度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宏观检查、光谱分析、力学性能检验、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找出了翅片管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翅片管制造过程不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裂纹起始于焊缝表面的损伤、不平整处,在腐蚀性介质硫化物、Cl~-及流体弹性激振、旋涡脱落激振、湍流抖振和声共振的作用下,发生腐蚀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3.
苏婷婷  王锐  宫红 《现代仪器》2004,10(4):28-30
介绍气相色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GC FTIR)联用分析技术 ,讨论近年来该联用技术分别在联用系统的 4个主要组成部分———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口系统和计算机控制及数据处理中的作用。叙述该联用技术在联用色谱系统、联用接口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和成就。证明气相色谱法独特的分离能力能够与红外光谱的分子结构鉴别能力完美的结合 ,用于分离鉴定各类复杂混合物 ,其检测灵敏度相当高。另外结合研究实际 ,对联用技术在化学反应产物分析以及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现有基于图像识别的煤矸石分拣方法实时性较差且整体分拣准确率不高,而基于密度的分拣方法适用于井下初选,成本较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EAIDK的智能煤矸分拣系统。采用嵌入式人工智能开发平台EAIDK构建矸石识别和分拣控制硬件平台,在嵌入式深度学习框架Tengine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端到端可训练图像检测模型,并利用智能摄像机获取的图像数据训练模型;通过手眼标定获得摄像机坐标系与机械臂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控制机械臂进行矸石追踪和分拣。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矸石识别准确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机械臂跟踪时间小于30 ms,执行误差为1 mm左右,可以满足煤矸分拣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SPOC以小规模、限制性为特点,融合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化与个性化,基于该理念的互动学习平台则能够很好地支持中小学教学。易加互动学习平台就是基于SPOC理念而构建的高效互动学习平台。该互动学习平台面向区域内师生开放使用,教师拥有独立的教学空间,能够实现班级的个性化教学。经过三年多的应用与优化,易加互动学习平台已经能够很好地支持学生线上学习,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支持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教师依托该平台能够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6.
以丁二酸、1,4–丁二醇为原料,采用溶液–熔融法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并研究了4种不同催化剂合成PBS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分析和力学拉伸仪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的PBS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顺序为:对甲苯磺酸钛酸异丙酯氯化亚锡醋酸锌无催化剂。相对数均分子质量最大值为5.57×10~4,最小值为2.54×10~4。所有合成的PBS的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50℃,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中以钛酸异丙酯和氯化亚锡为催化剂时,得到的PBS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综上结果,钛酸异丙酯为催化剂时合成的PBS最优,相对分子质量为5.50×10~4,拉伸强度为34.5 MPa,断裂伸长率高达201%。  相似文献   
17.
室内吊顶是室内空间的重点装饰部位,在所有的内装修部位的防火设计中,吊顶的防火设计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发生火灾时火焰一般是向上燃烧蔓延的,吊顶首先并且直接经受火灾的考验;同时,其对人员疏散也有着直接影响,会直接构成对疏散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所...  相似文献   
18.
草酸铌热分解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水合草酸铌,并利用元素分析法、X射线衍射(XRD)分析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表征,明确了草酸铌的结构与组成。根据元素分析法和XRD法的分析结果,确定草酸铌的分子式为NH4·[NbO(C2O4)2(H2O)2]·3H2O。利用热重分析法和不同温度下草酸铌分解产物的红外光谱图,研究了草酸铌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其热降解分3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30-200℃)失重百分率为21.81%,为所含水的失重过程。第二阶段(200-330℃)失重百分率为42.40%,为草酸铌的主要热分解过程,归属于NH4^+和草酸根离子的分解。第三阶段(550~630℃)失重百分率为4.87%,失重物质为二氧化碳。草酸铌的热分解剩余产物为百氧化二铌。  相似文献   
19.
史可  苏婷婷  王战勇 《中国塑料》2018,32(2):116-121
以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薄膜为降解底物,利用南极拟酵母脂肪酶(Lipozyme CALB)对其进行降解研究;考察了pH值、温度、酶浓度以及降解时间对Lipozyme CALB降解PBS薄膜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及质谱分析仪等对PBS薄膜以及PBS的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酶浓度为20 U/mL,反应温度为50 ℃,pH值为 7.0的条件下,经24 h的降解,PBS薄膜(3 cm×1 cm×0.5 cm)的降解率可达90 %以上;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薄膜表面明显发生了降解并形成孔洞,且PBS的相对结晶度呈现上升趋势,PBS薄膜的热稳性逐渐上升; PBS的降解产物为1,4丁二酸和丁二酸丁二醇二聚体。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聚酯的生物降解研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别从微生物降解,生理环境降解,酶降解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聚酯降解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