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82.
枪钻加工是实现深孔加工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孔径较大,在枪钻加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排屑困难以及孔加工质量差等问题。而枪钻导流面作为与V型槽连接的最后一个刃磨平面,其作用往往被忽视。通过研究不同切削参数下钻削加工42CrMo合金钢材料时导流面后角对切屑、刀具磨损以及钻孔质量的影响,以被加工孔的表面粗糙度、圆度和孔径误差为指标对孔加工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3.
罗恒  郭爱煌 《半导体光电》2005,26(6):499-502
将量子结构中的边界条件应用于薛定谔方程的求解,计算了量子结构中粒子的能量本征值及量子结构激光器的态密度和增益,比较了量子点、量子线、量子阱激光器的波长-增益特性,从能量本征值角度探讨了各种量子结构特性差异的根本原因,阐述了量子点激光器的实现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量子点激光器具有高增益、高单色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4.
概述了聚氯乙烯瓶盖胶的性能及瓶盖胶生产技术与成型工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5.
现代人类滞留室内时间超过生命周期的90%,温度是影响室内环境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滞留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很大影响。敷设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室内温度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但是传感节点的部署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室内复杂环境下传感节点随机布置可能导致的初始化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空间分布规律的传感节点部署方法,以流体力学仿真结果为依据,结合节点测量数据,动态预测节点放置位置。实测结果表明,在保证精确度以及区域测量全覆盖的前提下,方法获取最少节点数量及其部署位置。结果可以为温度传感节点的初始化敷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其他物理量的测量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6.
喷涂速凝防水涂料由A、B两组份组成,A组分采用橡胶对沥青进行改性,再通过乳化技术将固态沥青乳化成液态实现喷涂工艺,该工艺的优点是在对沥青改性时赋予材料在防水方面的使用性能,再对其乳化实现喷涂工艺。本研究考察了喷涂防水材料制备工艺及改性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塑性弹性体SBS(聚苯乙烯-丁二烯-聚苯乙烯)对沥青改性的效果较佳,且在满足工艺的前提下最佳用量为6%。在对防水材料进行二次改性时,阴离子氯丁胶乳对材料的强度改善明显并赋予了防水材料具有橡胶的特性。随着氯丁胶乳含量的增加,防水膜的抗拉强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87.
颗粒形态对PVC增塑糊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结合粒度分析方法,研究几种不同生产方法聚氯乙烯(PVC)糊树脂颗粒形态及其对增塑糊黏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表面圆整,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松散的微悬浮法糊树脂所制增塑糊黏度最低,在1240 mPa.s~1390 mPa.s之间;其次是种子微悬浮法增塑糊;再次为种子乳液法增塑糊;颗粒形状不规则且表面粗糙,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较紧密的混合法增塑糊黏度最高,在1820 mPa.s~3050 mPa.s之间。对于增塑糊的存放稳定性,种子微悬浮法的效果最好,黏度变化率在6%以下;其次是微悬浮法和种子乳液法;混合法的最差,黏度变化率在41%以上。  相似文献   
88.
响水电站压力钢管为地下埋管 ,为简化施工工艺 ,地下埋管的上下平段用微膨胀混凝土回填。在实施过程中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选定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 ,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现场测试资料表明 ,微膨胀混凝土技术在本工程的应用是成功。达到简化施工工艺 ,缩短工期的目的 ,也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9.
文语转换系统韵律置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莲红  罗恒  汪泳  谭晖  涂相华 《软件学报》1996,7(Z1):514-518
韵律理解是言语合成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文语转换系统TTS(text to speech)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韵律置标的方法,设计了韵律符号,并将其用于汉TTS系统中,实现了重音和语调的模拟,改善了输出语音的自然度.  相似文献   
90.
对观音岩电站的位移实测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利用统计模型对水平位移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拟定了该坝的水平位移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