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3种电解质溶液为对象,结合溶液中水的活度、黏度等热力学数据,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研究了原料浓度、循环速度、进口温度、冷侧真空度等参数对其真空膜蒸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的活度、黏度等热力学性质是造成3种电解质溶液膜通量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溶液浓度的提高,膜通量逐渐下降,在低浓度范围内,3种电解质溶液的膜通量比较接近,当溶液浓度超过3.0 mol/L时,三者出现分化,尤其是氯化镁溶液的通量出现较大地下降;原料的循环流速显著影响膜组件热侧溶液的进出口温差,从而影响中空纤维膜组件整体的蒸馏效率;原料进口温度和冷侧真空度是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盐湖卤水镁锂沉淀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水和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对高镁锂比卤水进行镁的二次沉淀分离以及母液蒸发浓缩提锂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作为沉淀剂,可使卤水除镁率达到88.6%,实现卤水中镁锂的初步分离;在此基础上,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控制浓度为8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速度为3 mL/min、反应时间为20 min、溶液终点pH=12.5、搅拌转速为120 r/min,采用漏斗过滤氢氧化镁沉淀,卤水的除镁率可达到99.8%。母液经蒸发浓缩析出氯化铵和氯化钠晶体,使锂得到富集。  相似文献   
83.
针对马海盐湖溶采卤水日晒蒸发制取光卤石(Car)过程中成矿和加工周期长、杂盐含量高、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高温蒸发的方法制备光卤石,开展梯级蒸发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卤水相对密度为1.367 8时进行固液分离可得到氯化钠质量分数为92.23%的固相产品;卤水相对密度为1.417 5时进行固液分离可得到光卤石品位为64.6%的固相,氯化钾和氯化钠质量的比值达到1.94。在60~85 ℃蒸发,温度对蒸发结晶制备光卤石的固液分离点没有明显影响,但卤水中镁离子的含量对卤水的黏度影响很大。通过梯级蒸发工艺研究,可有效分离光卤石和氯化钠,缩短光卤石的成矿时间。  相似文献   
84.
用直接接触膜蒸馏处理高浓度的KCl和MgCl2溶液,考察了盐水浓度(1.0~4.0 mol·L-1)、循环流速(0.1~0.5 m·s-1)对膜蒸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水浓度的升高,膜通量下降,这是由于盐溶液的蒸汽压(即溶液中水的活度)下降的缘故;当浓度超过3.0 mol·L-1时,MgCl2溶液的膜通量出现负值,这主要归结为MgCl2溶液低的水的活度和高黏度的协同影响;提高循环流速,膜通量增大,尤其对高黏度的盐水(即MgCl2溶液),增大流速对减少温度和浓度极化的影响更加有效。利用膜蒸馏-结晶耦合技术和间歇式操作,从高浓度KCl-MgCl2-H2O溶液中回收纯水和KCl结晶产品,考察了不同冷却方式对溶液过饱和度、KCl晶体形貌、粒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冷却有利于形成形貌规整、粒度分布相对集中的结晶产品;在KCl降温过程中,自然冷却过程中的最大过冷度比快速降温过程小,从而有效地控制晶核形成的数量和晶体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85.
粉末涂料以其特有的环保性和优异的涂装效果运用于多个领域,但常用的静电喷涂工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维护成本较高。本文主要研究一种粉末涂料的水性涂装工艺,重点考察了环氧聚酯型粉末涂料在水性涂装过程中不同消泡剂和不同烘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粉比为( 0.65~0.75)∶1,硅油消泡剂添加量为 1.5%的涂料试板于 60 ℃干燥 3 min后以 10 ℃/min升温速率升至 180 ℃,固化 15 min,得到的涂层性能符合 HG/T 2006—2006要求,与静电喷涂效果基本一致。粉末涂料的水性涂装法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便利、无粉尘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切实有效的涂装方法。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Na_2SO_4在粉煤灰煅烧过程中与粉煤灰的作用及对粉煤灰活化提取氧化铝的影响,考察了煅烧温度和硫酸钠用量对硫酸酸浸提取氧化铝的影响。利用热重(TG)、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探讨了Na_2SO_4在粉煤灰煅烧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低于900℃时,Na_2SO_4对粉煤灰活性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仅使氧化铝的溶出率由未活化的8%提高至18%左右;XRD和SEM的分析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低于800℃时,粉煤灰中莫来石、石英等主要物相的变化很小,当煅烧温度升至900℃时,Na_2SO_4发生熔融,粉煤灰内部颗粒之间的粘连比较严重,同时粉煤灰在Na_2SO_4的作用下开始出现霞石等铝硅酸钠盐类物质,但莫来石、石英等物相的变化仍然很小。  相似文献   
87.
盐湖卤水提锂已逐渐成为我国锂及锂产品的生产途径之一,而我国盐湖卤水高镁锂比的特点导致锂离子提取难度大。传统溶剂萃取提锂过程中需使用大量协萃剂和高浓度酸,产品纯度低、危险度高。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溶剂极性响应性分子结构“异构互变”的丁基-环四联吡啶提锂分子,实现极性条件下“络合”锂,非极性条件下“释放”锂。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证实了目标分子结构的准确性,通过对比Li+和Mg2+存在时目标分子的光谱性质表明丁基-环四联吡啶分子对锂离子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此外,支撑液膜的离子跨膜传输结果进一步表明,丁基-环四联吡啶分子在不同极性溶剂条件下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的高选择性提取。  相似文献   
88.
化学交换法分离锂同位素的理论及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核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锂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金属,锂同位素(6Li、7Li)分离是核能开发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受到国际及国内科学家的广泛关注。6Li、7Li具有完全相同的电子结构,两者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分离难度极大。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化学交换法分离锂同位素取得的进展,重点综述了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以及近五年来锂同位素分离的新材料、新介质。针对目前冠醚在分离锂同位素过程中存在的冠醚分子易流失、Li+的分配系数低等问题对现有的研究和报道进行了总结,有望为锂同位素分离新材料和新体系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9.
综合论述了循环流化床(CFB)粉煤灰粒度、微观形貌、化学及物相组成、化学结构等理化特性,并与煤粉炉(PC)粉煤灰进行对比分析,突出了CFB灰在理化特性方面的独特性。其次,总结了CFB灰在酸碱体系中主要元素溶出行为及浓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B灰中铝硅聚合度低于PC灰,物相以无定形硅铝酸盐为主,晶体矿物质质量分数之和仅为灰质量的20%~30%。同等条件下CFB灰中铝在酸溶液的溶出活性高于PC灰,使得CFB灰在有价元素提取方面更具优势。然而,随着铝在酸溶液中的溶出,硅逐渐累积并附着在颗粒表面,阻碍了铝的进一步溶出。因此,综合考虑CFB灰有价元素温和提取及酸浸渣利用可大幅提高技术经济性。在碱性体系中CFB灰主要溶出元素为硅和铝,目前对CFB灰无定形硅铝酸盐中硅铝在碱性体系溶出行为缺乏深入的认识,加强该方面研究可提高对CFB灰碱激发过程胶凝机理的认识,从而促进CFB灰制备胶凝材料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
离子液体三辛基甲基氯化铵(Aliquat 336)作为一种绿色溶剂,萃取完成后的回用十分重要。开展了Aliquat 336中Cu(Ⅱ)的高效反萃技术研究。通过实验筛选确定NaCl是从Aliquat 336中反萃除Cu(Ⅱ)最有效的反萃剂,并着重考察了反萃剂NaCl浓度、反萃时间、温度对Aliquat 336中Cu(Ⅱ)反萃效率的影响;当Aliquat 336中Cu(Ⅱ)的负载质量浓度为14 g/L、有机相和反萃液的体积比(Vo∶Vaq)为1∶5时,常温下1 mol/L NaCl对Aliquat 336中Cu(Ⅱ)的反萃率可达97.2%;Aliquat 336可多次循环回用,循环回用4次后其萃取率仍可达80%以上。以NaCl作为反萃剂,不仅提高了Aliquat 336的回用效率,同时有利于Cu(Ⅱ)在反萃液中的富集和进一步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