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研究(第二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用微生物菌种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产业的重要种质资源。该文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分离自我国酒类、乳制品类、调味品类和发酵茶等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菌种进行了收集、补充和整理,形成了第二版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该名单共涵盖56个属124种,包括细菌74种,酵母22种和丝状真菌28种;较第一版新增菌种49种,主要涵盖醋杆菌属(Acetobacter spp.)、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p.)、伴生乳杆菌属(Companilactobacillus spp.)、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p.)、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spp.)、梭菌属(Clostridium spp.)、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p.)、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spp.)、毕赤酵母属(Pichiaspp.)、曲霉属(Aspergillusspp.)、散囊菌属(Eurotiumspp.)和根霉属(Rhizopusspp.)等。更新了第一版名单中41个菌种的分类学信息。该研究为补充和完善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的应用及管理,促进我国发酵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类相互正交的零相关区序列集的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基于完备序列和正交序列集,构造出一类相互正交的零相关区序列集。与Rathinakumar和Chaturvedi的构造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能生成更多相互正交的零相关区序列集。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里氏木霉RutC 3 0以稻草和麸皮为基质进行固态发酵 ,对其产生的非淀粉多糖酶(NSP酶 )进行分析 ,试验表明里氏木霉RutC 3 0产生的NSP酶系较全 ,分别有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 葡聚糖酶、β 甘露聚糖酶、果胶酶等 5种不同的NSP酶。并探讨了不同碳源及添加不同底物诱导物对里氏木霉RutC 3 0产生的NSP酶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酿酒酵母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霞  刘光全  程池 《酿酒》2007,34(1):37-39
利用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的2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1株威尔酵母(S.willianus)进行了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后,结果显示:21株菌株与原名称一致,与酿酒酵母CBS1171T序列相似性在99.0%以上;CICC1313原定名为威尔酵母,此次鉴定结果为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CBS1171T序列相似性为99.8%;CICC1859与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nomala)CBS5759T相似性为100%,鉴定为异常毕赤酵母.进一步对酿酒酵母与酵母属内其他种之间的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酵母属内各菌种模式株的26SrDNAD1/D2区系统发育树,发现酿酒酵母与属内其他菌种间差异均大于1%,表明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相似文献   
15.
即将正式颁布的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酶制剂通用卫生标准》首次将酶制剂的抗菌活性列入检验指标,并采用了国际标准检验方法。研究针对国际标准方法中规定的6株酶制剂抗菌活性检验标准菌,选择了9大类40种常用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性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6株标准菌对不同类的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的敏感性,但这一菌株组合对全部40种抗生素均为敏感。因此,此菌株组合具有较为广谱的药物敏感性,能较为全面的检测酶制剂中的抗菌物质;且标准菌株的药敏性图谱可为今后进一步分析酶制剂中抗菌活性物质的种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验分析西藏牧民家庭制作的牦牛发酵乳制品中酸奶和奶渣的微生物数量,通过菌种选择分离,采用传统分类与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3份发酵牦牛乳样品中乳酸菌数为1.04×104~2.10×106CFU/ml,酵母菌数为8.20×103~6.70×105CFU/ml;2份奶渣样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为0.2×10~1.0×10CFU/g;共分离15株乳酸杆菌、4株乳酸球菌和3株酵母;乳酸菌中10株为Lactobacillus paracasei、1株Lactobacillu fermentum、2株Lactobacillus reuteri、1株Lactobacillus brevis、1株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2株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另有2株分别为1株Pediococcu和1株Lactococcus菌株,未鉴定到种;L.paracasei为牦牛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优势种(占总分离株的55.6%)。  相似文献   
17.
55株芽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CIC)保藏的55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行复核鉴定。菌株经纯化培养,以改良CTAB法提取总DNA,采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TD-PCR方法(touchdown-PCR)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序列经人工校对后用Clustal X进行比对分析,最后用MEGA3.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55株枯草芽孢杆菌中有52株菌种与原鉴定结果一致,有3株菌种与原鉴定结果存在差异,其中2株鉴定结果为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另1株鉴定结果为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18.
用乌康-50(UCON-500)制备色谱固定相,进行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生产的混合单体中丙烯酸丁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EC-12的万古霉素耐药基因进行了筛查。通过PCR方法,以7种典型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vanB、vanC1、vanC2/C3、vanD、vanE和vanG)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均为阴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简便、高效、准确。  相似文献   
20.
HPLC法同时测定诺尼果汁中6种酚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诺尼果汁中6种酚酸的方法。采用Thermo Accucore XL C18(250mm×4.6 mm,4μm)色谱柱,以甲醇-0.95%冰醋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in/m L,30℃柱温,检测波长为280、330nm。结果显示:6种酚酸组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且6种酚酸组分在30 min内得到了较好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1.18%~10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73%~2.17%。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诺尼果汁中6种酚酸的含量,所测得的西沙诺尼果汁中没食子酸、龙胆酸、P-羟基苯甲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401、2.970、15.123、9.374、1.029、0.48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