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纳豆中纳豆枯草杆菌的筛选和纳豆激酶的分离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一摇瓶复筛的筛选策略,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纳豆枯草菌菌株,与国内公开报道的不同菌株相比,有更好的产酶能力。菌株经过液体发酵后获得含酶发酵液,采用硫酸铵盐析及Sephadex G-75凝胶层析、Sepharose CM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对纳豆激酶进行了分离纯化,两步层析的纯化倍数和酶活回收率分别达到4.75、743%和1.32、77%,获得了纯度很高的纳豆激酶。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制剂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以鱼腥草制剂为代表的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精密、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3.
人芳香基硫酸酯酶(HSulf-1)是一类分泌型蛋白,能在中性条件下改变硫酸肝素蛋白聚糖(HSPGs)的硫酸化状态,从而影响多种信号分子与其相应受体的结合,进而影响细胞信号通路。鉴于HSulf-1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获得大量纯化蛋白以探索其功能与应用,文章将HSulf-1功能域基因片段与pGEX-6p-1表达载体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在原核表达系统BL21中表达、分离纯化了HSulf-1的功能域片段,并以4-Mus为底物用荧光光度法进行了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能得到电泳纯级的HSulf-1纯化蛋白,但其具有酶活性的条件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和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对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工艺条件为pH 5.0、壳聚糖用量0.1g/L以及温度20℃,此条件下絮凝率可达97.3%,γ-氨基丁酸损失率仅为1.2%.然后采用大孔脱色树脂对絮凝后的发酵液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用440nm的吸光度能准确表征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S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GABA发酵液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和GABA得率,优化的脱色pH和脱色温度分别为pH 5.0和25℃.该研究结果为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γ-氨基丁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物产业是当今备受关注的优势新兴产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将成为今后经济社会迫切需求的重要专业人才。以此论述了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结合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培养的实践过程提出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幼年大鼠和老年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多样性,对7只幼年大鼠(1.5月龄)和5只老年大鼠(24月龄)肠道菌群的构成进行了比较,收集相同环境下饲养的幼年组和老年组大鼠的粪便,对其进行16S核糖体RNA基因V3+V4区的测序以分析肠道菌群的构成.结果表明:幼年组大鼠个体间肠道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而老年组大鼠相对较集中,两组...  相似文献   
17.
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优化γ-氨基丁酸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进行过的预实验,已知葡萄糖、L-谷氨酸钠和四水硫酸锰这三种发酵培养基成分对乳酸菌产GABA有重大影响.今运用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对这三种成分进行了摇瓶发酵优化.首先,通过逐一单因素实验,来确定神经网络建模时三个输入参数的合适取值区域:葡萄糖10~30 g·L-1,L-谷氨酸钠50~80 g·L-1,四水硫酸锰2~20 mg·L-1.然后按照Hybrid设计进行实验,选取11组训练样本来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三种培养基成分浓度和GABA产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最后依赖于建立好的ANN模型,由PSO进行全局搜索寻优得到使GABA产量最大时的培养基浓度.在优化后的条件下,GABA积累浓度平均达到(33.42±1.35)g·L-1,较优化前提高96.5%.  相似文献   
18.
A 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 1306 isolated from fresh milk without pasteurization was found to have higher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GAD) activity. An effec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dure of GAD from a cell-free extract of Lactobacillus brevis was developed, and the procedure included four steps: 30%-90% saturation (NH4)2SO4 fractional precipitation, Q sepharose FF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sephacryl S-200 gel filtration, and resource Q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Using this protocol, the purified GAD was demonstrated to possess electrophoretic homogeneity via SDS-PAGE. The purification fold and activity recovery of GAD were 43.78 and 16.95%, respectively.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urified GAD wa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62 kDa via SDS-PAGE. The optimum pH and temperature of the purified GAD were 4.4 and 37℃, respectively. The purified GAD had a half-life of 50rain at 45℃ and the Km value of the enzyme from Lineweaver-Burk plot was found to be 8.22.5'-pyridoxal phosphate (PLP)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regulation of its activity.  相似文献   
19.
硫酸铵沉淀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生产纳豆激酶的Bacillus subtilis进行深层发酵.采用发酵液离心除菌,20%~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和SP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对活性组分进行分离提纯.用纤维平版法测定了活力,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分离纯化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SDS-PAGE中观察到单一条带,分子量27.7 kD,最终纯化倍数和酶活回收率分别为8.4和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