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陶瓷——钢组合挤压凹模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雷刚  刘全坤 《锻压机械》1997,32(3):38-40,41
首先分析了陶瓷-钢组合凹模必须采用三层以上组合结构的原因,然后以陶瓷凹模的壁不出现拉应力,钢质预紧圈正好达到屈服点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陶瓷-钢组合凹模的优化设计公式和结构形式,并与钢-钢组合凹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2.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提供的参数化分析功能和优化方法,建立组合凹模的参数化模型,从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确定设计变量、状态变量和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3.
工艺补充面和压料面是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型面设计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合理与否是决定拉延能否顺利成形和获得合格工件的关键.介绍了应用DYNAFORM软件中的模面工程模块实现汽车覆盖件模面的参数化设计,以仿真模拟判断模面的优劣,再根据模拟结果对模面进行快速修改.以汽车右翼子板为例,介绍了型面设计及成形性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4.
基于DYNAFORM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型面设计及成形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料成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eta/DYNAFORM为平台,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模具型面设计过程,对某种汽车引擎罩零件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进行成形性分析,为优化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5.
多层预紧圆挤压筒的数值模拟和理论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挤压机用圆挤压筒一般都采用组合式结构以提高其强度。文中应用接触单元对组合式圆挤压筒在有无工作压力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应力以及位移的分布状部,并和由Lame公式所得的理论解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结果非常吻合,为多层套挤压筒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介绍了挤压成形中的摩擦学特点及常用润滑剂,从环保角度和工艺要求阐述了挤压润滑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专家系统结构模型及实现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张专家系统中,研制了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专家系统结构模型,从而使专家系统的各子系统在数据库的管理下得到统一。以开发挤压工艺专家系统为例重点阐述了知识库、事实库、推理和解释模块的数据库建立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8.
文章结合实例说明了Active控件在基于VFP的企业EMIS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与过程,该方法能够加快开发具有工业强度的EMIS的速度,为EMIS的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持,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反复镦压工艺的原理、路线及特点,并研究了纯铜反复镦压后的组织、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反复镦压可在不改变试样形状和尺寸的情况下累积很大的应变。退火态纯铜经多道次镦压后晶粒明显细化。3道次镦压前,纯铜的平均显微硬度随应变的增加快速增加,随镦压次数的进一步增加,硬度上升的幅度下降。多道次镦压后纯铜的抗拉强度明显提高,从退火态的198.5 MPa提高到最高约488.8 MPa。镦压后纯铜的断后伸长率明显下降,但仍在15%以上,其断裂性质仍属韧性断裂。研究结果说明反复镦压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制备块体细晶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钣金件数字化开发过程精度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基于逆向工程的钣金件数字化快速开发全过程中的逆向产品模型、再设计、仿真分析、验收评估等四个阶段的精度影响因素,提出了钣金件逆向数字化快速开发精度分配与控制方法。以覆盖板为例,通过合理分配和控制精度,能有效满足逆向数字化快速开发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