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工业技术   110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DOC辅助DPF再生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氧化型催化转化器上游排气管中喷入柴油,使其与发动机尾气混合,通过催化转化器使柴油氧化并发出热量来提高发动机的尾气温度,从而实现颗粒物捕集器的再生.整个系统由喷油器、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及颗粒物捕集器组成.在发动机台架上对该系统的再生特性进行研究,包括不同模拟车速及不同喷油量时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后尾气所能达到的温度;再生时催化转化器后尾气的温升特性;再生时捕集器的背压特性;再生方法的经济性及二次污染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车速大于60 km/h便可以进行喷油再生;整个再生时间为330 s;再生方法的经济性较好,二次污染物主要为HC和CO.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而设计的新型高精度中频信号数据采集卡的硬件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利用新方法设计的数据采集卡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数据采集卡在信号处理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王猛  冀中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2):131-135
人脸自动定位技术在智能视频通信、视频监控以及娱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人脸自动定位算法。该算法简单有效,克服传统跟踪算法中需要利用帧间相关信息和需要标定摄像机的缺点,只需通过人脸检测程序给出人脸特征点在计算机图像中的坐标,就可直接得出摄像机水平调整量和垂直调整量,根据调整量控制摄像机运动即可将人脸自动定位在图像中心。最后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系统,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影响PAM效果的因素,针对PAM现有流程中存在的溶解浓度波动大、溶解时间短、混合不均匀、剪切力影响等问题,采取改变加量频次、通过增加高位槽来增加缓冲时间,改变PAM进入中心筒的方式来降低剪切力,根据负荷及时调整PAM用量等措施改善PAM助沉效果,流程改造后PAM发挥出了最大助沉作用,一次盐水浊度由150 ppm降...  相似文献   
106.
设计加工了一套供气式射流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测试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新型的低压供气式射流曝气器进行清水充氧性能研究。清水试验表明:低压供气式射流曝气器氧利用率达16.34%;理论动力效率达2.65~3.05kgO2/kWh。优于其它形式的曝气设备,能有效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由于材料固化产生的热残余应力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横向拉伸性能预测结果的影响,发展了一种基于摄动算法的纤维和孔洞随机分布代表性体积单元(RVE)生成方法,建立更加接近真实材料微观结构的RVE模型。通过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并赋予组分(纤维、基体和界面)材料本构关系,进而实现温度和机械荷载下模型的热残余应力和损伤失效分析。从结果中发现,材料固化过程会在纤维之间产生残余压应力,在模型孔隙周围产生沿加载方向的残余拉应力。所建立不含孔隙RVE模型的失效均是由于界面脱黏引起,材料固化在纤维之间产生的残余压应力会增加模型的预测强度。含有孔隙的RVE模型失效起始于孔隙周围的基体中,而材料固化在模型孔隙周围产生的热残余拉应力对含孔隙RVE模型预测的失效强度有降低作用。对于具有不同孔隙尺寸的RVE模型,模型的失效强度随着孔隙尺寸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但是热残余应力减弱了孔隙尺寸对模型预测结果的降低作用。对于具有不同长宽比椭圆形孔隙的RVE模型,热残余应力增加了孔隙长宽比对模型强度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雷州半岛南部玄武岩岩石物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雷州半岛南部51件玄武岩岩心样品在饱和气、饱和水状态下的纵、横波波速和弹性模量等参数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孔隙度、孔隙类型、岩相和流体对岩石弹性力学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用于识别玄武岩岩性、流体的岩石物理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中纵波波速与横波波速、密度与纵波波速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杨氏模量与密度呈幂函数关系。孔隙度是影响岩石波速的主要因素,孔隙类型对岩石波速的影响不可忽视。岩石密度是区分玄武岩岩石亚相最敏感的岩石物理参数,利用密度与杨氏模量的交会关系可识别玄武岩的溢流相上部亚相、中部亚相和下部亚相。利用泊松比与纵波阻抗交会图、拉梅系数和剪切模量之比与纵波阻抗交会图可以区分玄武岩中的气层与水层。  相似文献   
109.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加深对储层砂体及分布规律的认识对油田开发调整至关重要。在对涠洲组三段浅水三角洲发育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分布模式。基于岩心描述划分出12种岩相、6种岩相组合,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及分流间湾等微相,其中骨架砂体为复合正韵律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极不发育,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储层厚度较薄,发育规模较小。以涠洲W油田为例,建立了“井震结合定边界、动静结合定连通、地质知识库为约束”的复合砂体表征方法,解剖了砂体的分布,总结了砂体分布模式,即剖面上砂体由横向上的切叠式、侧叠式和孤立式及垂向上的深切式、垂叠式和分隔式等6种构型样式组成,平面上砂体以辫状、交织条带状复合水道为主,水道间发育小规模分流间湾。本文研究丰富了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的沉积认识。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