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天然胶(NR)乳为原料,稀土化合物改性高耐磨炭黑N330(N330-Re)为填充隔离剂,用凝聚共沉法制备了稀土掺杂高耐磨炭黑填充型粉末NR[P(NR/N330-Re)],研究了炭黑乳化剂用量、粉末化温度、硫磺用量、稀土元素的种类及用量、过渡金属Zn的用量、N330-Re的用量等因素对其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稀土化合物对高耐磨炭黑N330具有优良的改性效果,从而对P(NR/N330-Re)硫化胶有显著的补强作用,其中以Sm2O3与La2O3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2.
以浓缩NR胶乳为主体材料,改性高岭土为填料,用凝聚共沉法制备改性高岭土/NR复合材料,研究影响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因素,并对材料拉伸断裂面的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改性高岭土/NR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且在拉伸过程中无应力发白现象;在改性剂乳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0.05、高岭土改性温度为80℃以及改性高岭土用量为40份的条件下,制得的改性高岭土/NR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3.
相反转乳液接枝法合成EPDM-g-SAN及其对SAN树脂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反转乳液接枝法合成EPDM接枝聚苯乙烯-丙烯腈(EPDM-g-SAN),研究乳化剂质量分数、油相/水相(O/W)质量比和EPDM/单体质量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EPDM-g-SAN对SAN树脂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乳化剂质量分数为0.06、O/W质量比为100/100、EPDM/单体质量比为60/40时,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最大;EPDM-g-SAN对SAN树脂增韧效果显著,其增韧机理以空穴化为主,兼有银纹化和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64.
橡胶在混炼条件下的焦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 ,在混炼温度为 10 0~ 14 0℃和混炼转子转速为 2 0~ 80r·min- 1 的条件下测试了4个胶种 (NR ,SBR ,BR和NBR)的混炼焦烧特性 (ts 和Δt) ,并与门尼焦烧特性 (t5和Δt30 )进行比较 ,指出门尼焦烧不能真正地反映混炼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焦烧特性。根据试验数据 ,拟合了 4个胶种的ts 和Δt与混炼温度、转子转速关系的模型。方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以用来很好地表征混炼焦烧性能与混炼温度和转子转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采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研究炭黑N330填充型粉末NR[P(NR/N330)]的密炼机塑炼工艺特性。结果表明,P(NR/N330)的塑炼温度低于块状NR;P(NR/N330)适宜的塑炼工艺条件为:温度90℃,转子转速70r·min^-1,时间5min。  相似文献   
66.
镧化物改性超细碳酸钙对PP/POE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涛  王炼石  蔡彤旻  曾祥斌 《塑料》2004,33(4):34-38
将水溶性镧化物(La3+)对超细碳酸钙粒子(UCaCO3)进行表面改性,制得表面覆盖了镧化物分子层膜的UCaCO3微粉(UCaCO3 La3+),并采用共混填充法制备了PP/POE/UCaCO3和PP/POE/UCaCO3 La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UCaCO3和UCaCO3 La3+可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同时UCaCO3 La3+对体系有明显的增韧作用,而UCaCO3的加入则降低了PP/POE的冲击强度。用扫描电镜(SEM)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UCaCO3经镧化物改性后,无机粒子与弹性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UCaCO3的团聚大大减弱,因而证实了镧化物的特殊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67.
试图通过均匀试验设计的方法建立胎面胶常规物理机械性能与配方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既定的性能要求,指导进一步的配方调整,并加以实验验证。研究表明,采用均匀试验所建立的性能变量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胎面胶的性能,可为胎面胶的配方调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8.
69.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混合单体中分别加入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AAEM),合成了丙烯酸酯树脂(WA)。用氮丙啶作固化剂制备了WA/氮丙啶双组分水性涂料。研究了氮丙啶的用量、功能单体的用量和固化温度对WA/氮丙啶水性涂料固化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水性的影响,并与WA/氨基树脂水性涂料固化涂膜的性能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氮丙啶和功能单体用量的增加,WA/氮丙啶固化涂膜的耐水性先提高后下降,其他性能变化不大,当功能单体用量在9%~11%,氮丙啶用量在20%~30%,在130℃固化30min时,WA/氮丙啶固化涂膜便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水性能,而WA/氨基树脂涂层需在氨基树脂用量为40%、固化温度为160℃(30 min)时,其固化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水性能才能达到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70.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原料,采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EPDM接枝MMA-St共聚物(EPDM-g-MS),再与聚苯乙烯(PS)树脂共混制备了EPDM-g-MS/PS(MES)高抗冲塑料。研究了接枝体系的单体配比(fMMA)和接枝产物所含MMA-St共聚物的共组成质量比(FMMA)对M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以及MES的相结构与增韧机理、热稳定性和耐候性,并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P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fMMA为15%、FMMA为29.1%时,EPDM-g-MS对PS的增韧效果最好;当MES所含EPDM质量分数为30%时,其缺口冲击强度高达45.1 kJ/m2;在MES的微观结构中,橡胶相EPDM以具有包藏结构的分散相存在,MES的增韧机理为裂纹分支终止兼有轻度基体剪切屈服;而在SBS/PS中,橡胶相(聚1,4-丁二烯嵌段)以网络状连续相存在,其增韧机理为基体剪切屈服。MES的热稳定性和耐气候老化黄变性能显著高于SBS/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