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2篇
工业技术   22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为技术路线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风电接入、电网异步互联等领域迅速发展。MMC的阻抗建模是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起源的重要依据。文中分析MMC在交、直流侧激励下的谐波传递机制,建立一种适用于交、直流侧阻抗计算的通用方法。对一次系统频域建模关联了MMC所连接的交、直流侧网络阻抗,并考虑包含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及负序内环控制在内的全部控制模块。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对MMC阻抗进行计算,并在PSCAD/EMTDC环境中对双端背靠背MMC系统在多种工况下1~5kHz频段内进行扫频,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并详细分析网络阻抗耦合、控制链路延时、功率等级、负序内环和外环控制等因素对MMC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提升了电力系统可观可控性,同时也加剧了故障的跨空间传播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信息系统监测和控制功能与电力系统耦合作用的关键输电线路辨识方法。根据信息网与电力网之间的多重耦合关系,分别以断路器和发电机作为信息–物理交互作用点,建立监测功能模型和控制功能模型,分析其失效对电力网连锁故障传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攻防博弈双层优化模型的关键线路辨识方法。上层模型以负荷损失最大为目标制定线路攻击策略,下层模型以负荷削减量最小为目标制定发电机出力方案。采用Karush-Kuhn-Tucker (KKT)条件将其转化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信息网对电力网的依赖程度是影响事故规模的重要因素,所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供能和监控等耦合关系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通过模拟故障传播过程中系统的响应能力,提高了辨识结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43.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为贯彻落实能源革命的必然选择。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传统火电份额被不断占据。由于尚未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保障火电提供容量的基本收益,火电企业缺乏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提供辅助服务的动力。市场价值分配的核心思想在于按照“谁创造的价值谁分享,谁产生的成本谁承担”来量化市场成员的贡献和价值,并分配利益。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渗透下的电力市场价值分配机制。基于Vickrey-Clarke-Groves(VCG)机制,定义一台火电机组的价值为该机组对其他发电资源的替代效益,精准辨识火电为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付出的真实成本,从而激励火电机组真实报价,主动预留辅助容量,形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互利共济的格局。  相似文献   
44.
通过物理沉积法和静电吸附法在玻璃纤维织物(GF)表面包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GF-d-CNTs和GF-a-CNTs两种多尺度增强体,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制备MWCNTs-GF增强环氧复合材料。采用静态、动态力学法、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层间剪切、黏弹性和微观组成结构表征。结果表明:MWCNTs包覆于GF表面形成"倒刺"结构,并通过啮合作用增强了复合材料界面的强度和树脂韧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等;与纯GF复合材料相比,GF-d-C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14.5%和37.9%,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26.2%和36.6%,层间剪切强度提高31.5%;GF-a-CNTs复合材料的Tg提高了8.9℃。  相似文献   
45.
超高频RFID标签感应距离远、读写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有限的存储能力。分析了RFID标签的性能和存储空间,提出了以RFID标签为记录载体、无需网络和数据库支持的移动考勤模式。通过编码,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段和手机号码等记录在EPC存储器的96比特可写入段,扩展信息存储在标签用户存储器中。姓名汉字编码消除首字节高位冗余信息,手机号码的高3位和低8位独立编码,使成员基本信息得到压缩与保密。  相似文献   
46.
论信息学科平台课程群立体可视化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项目组围绕信息学科平台课程群立体化教育的教学理念、模式、教材、资源和方法,阐述如何构建信息学科平台课程群的立体可视化优质教育资源体系,培养学生的IT应用开发能力和软件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47.
CPU/GPU协同并行计算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CPU/GPU异构混合并行系统以其强劲计算能力、高性价比和低能耗等特点成为新型高性能计算平台,但其复杂体系结构为并行计算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CPU/GPU协同并行计算属于新兴研究领域,是一个开放的课题。根据所用计算资源的规模将CPU/GPU协同并行计算研究划分为三类,尔后从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几个混合计算项目,并指出了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领域科学家进行协同并行计算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8.
基于B/S结构房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的兴起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自己Internet/Intranet站点,利用Internet发布企业信息,提供网上服务,创建良好的企业形象,结合房产销售系统的实例分析,详细介绍如何利用B/S技术。ADO技术与ASP技术建立B/S结构的房产销售系统。房地产开发公司可以利用本系统在自己的网站或其它商业网络上发布信息,客户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该网站,了解房产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购买、预计房  相似文献   
49.
设计一种嵌入式智能电流变送器,采用HART协议进行信号的调制解调。基于HART协议的智能电流变送器所提供的通信通道,在传输传感器数据的同时,还可传输控制和诊断信号,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介绍HART智能仪表的特点与智能电流变送器的组成,较详细地分析HART调制解调器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0.
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越的综合性能成为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的重要材料,但是韧性偏差是其最大的缺陷。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PMR型聚酰亚胺树脂增韧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改善主链柔顺性、共混增韧技术和层状化增韧3方面概述了其增韧的机理,通过增韧前后的性能对比体现了各种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