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氢能制备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氢能,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环保的绿色能源及能源载体,正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氢能的开发与应用高度重视,制氢技术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氢的用途也越来广泛。  相似文献   
12.
荧光素和钙黄绿素可作为油田注水示踪剂使用,通过试验确定检测出油田水样中荧光素和钙黄绿含量的方法,为获得油藏信息提供依据.该方法较为简便、快速和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在荧光素和钙黄绿素的检测分别为0~0.35mg/L,0~0.89mg/L的范围内,检测误差均在2.5%以内.  相似文献   
13.
对示踪剂荧光素性质进行考察,通过对待测水样用KOH调节pH至8,利用荧光法测定油田采出水中示踪剂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67%以内,加标回收率为96.73%~104.00%.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酰胺在黑土上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在黑土上的吸附行为,考查了不同吸附时间对土壤吸附量的影响,得出了聚丙烯酰胺在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并且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在黑土上的解吸行为,探讨了振荡时间、液固质量比、温度、pH值对黑土中聚丙烯酰胺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在黑土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 ir吸附模式,饱和吸附质量比为1.17 mg/g,聚丙烯酰胺在土壤上有很强的吸附亲合力,在实验条件下,最大解吸量仅为总量的25%。  相似文献   
15.
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因此,为了改善油品的性能和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规格,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生产清洁燃料的技术对策。本文介绍了清洁燃料的脱硫方法,包括传统的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如氧化脱硫、吸附脱硫、生物催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超声波脱硫、配合萃取脱硫、水蒸气催化脱硫等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碱三元复合驱驱油过程中,弱碱药剂碳酸钠会导致油层及采出系统中形成硅质垢,不仅会造成油层伤害,还会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可对现场防垢除垢技术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进一步促进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硅钼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H值、温度和碳酸盐垢等3个主要因素对硅质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H=8.2-10.2,随pH值增大,硅成垢趋势减弱;温度为25℃-65℃,随温度升高,硅成垢趋势减弱;碳酸盐垢可促进硅质垢生成,并且随碳酸盐垢含量的增加,硅成垢趋势增强.此外,依据硅酸聚合经典理论,详细分析了弱碱三元复合驱中硅质垢的形成机理,概括为:单分子硅酸→多聚硅酸→硅酸凝胶→硅质垢.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上海市外环线菱形立交、南北高架徐家汇路平行式上下匝道等实际案例,分析了快速路与主次干路相交的菱形立交存在的交通问题,并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法。这三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建设条件和交通需求,可供快速路菱形立交设计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明珠线一期工程北延伸线友谊路以北线路走向的研究 ,探讨如何尽量减少轨道交通对周围环境及景观的影响 ,以及轨道交通与地区规划、其它市政工程的协调发展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驱油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采油污水,确定油田污水的组成及时高效的处理污水是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酸溶-煅烧-原子吸收法以及X射线衍射法等表征手段,对油田集输系统的沉降节点、提温节点以及净化油缓冲罐节点的携带物组成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携带物各组分的含量。采用比较分析法,比较各节点处的携带物组成及含量,分析各物质组成特性、差异和控制因子,为高浓度聚合物驱油采出液处理技术提供基本根据。结果表明沉降节点携带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提温节点携带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净化油缓冲罐节点携带物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通过对油田高浓度聚合物驱油采出液处理工艺进行评价和改进,确定最佳运行参数和清淤周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以钛电极为基体,用热分解法制备Sn-Sb中间层,电沉积方法制备稀土La掺杂PbO2电极,优化了制备改性PbO2电极的电沉积温度、电沉积时间及稀土掺杂量。以苯酚废水为目标有机物,借助于苯酚去除情况分析电极的电催化氧化能力;分析了电极结构与电催化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SEM、EDX和XRD分析了制备电极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电沉积液温度50℃,电沉积2 h,稀土镧掺杂量4∶1的PbO2电极降解苯酚电催化性能有明显改善,其去除率达到9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