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以德国KUSTERS转移印花机为例,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控制结构;利用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对其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成为基于人机界面与PLC的控制系统,并已成功通过调试运行投入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22.
转印装置是转移印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转移印花质量的核心。文章介绍了转移印花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常用的轧辊式和毯带式转印装置的结构和运动过程,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给出一种毯带与轧辊相结合的新型冷转移印花转印装置结构,具有高转移率,转移印花机工艺稳定且使用寿命长。最后提出转移印花装置改进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陶贤平  刘金红  王健伟 《化学世界》2012,53(5):297-299,320
以乙醚为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为添加剂,稀硝酸硝化2,4-二甲基苯酚得到2,4-二甲基-6-硝基苯酚。实验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2,4-二甲基苯酚24.4g,乙醚150mL,十二烷基苯磺酸0.8g,硝酸浓度25%,反应温度33~35℃,反应时间3h,平均收率达83.2%。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4.
深水海底扇储层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海洋深水区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此文以A油田C油藏海底扇储层为例开展沉积相研究,利用地震、测井资料多学科精细表征储层静态特征,结合生产动态资料进行动静态互动分析。应用地震切片技术研究沉积相,解决了开发生产过程中的矛盾,评价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开发的影响,有助于深水海底扇储层的高效开发,同时也为开发方案的优化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5.
实现均衡水侵是减缓底水薄油气藏水侵速度、延长无水采气期、提高开发效果的关键。该文利用机理模型对底水薄油气藏开发策略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井型、水平井长度、完井方式、避水高度及采速等因素,并对东海西湖开发实践进行总结。研究表明:水平井+变密度定向射孔是开发底水薄油气藏的关键技术;控制采油气速度至关重要;水平井长度及避水高度对开发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合理的开发策略可延长无水期3年,提高采收率5%。东海西湖成功的开发实践可为该类油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6.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的背景下,培养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合格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针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开展聚焦于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简称SEQ)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角色转变,提高就业适应力和竞争力,并满足企业需求。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从社会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教育层面开展SEQ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以现有HSE和GMP管理体系的有机融合为基础,建设SEQ教育情境。开发SEQ教育工作项目,是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核心职业素养培养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7.
基于GB 18352.3-2005(国IV标准)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智能汽车尾气分析仪。该分析仪以ARM微控制器为核心,具有实时检测与动态显示、支持燃烧分析与故障诊断、操作简单及携带方便等一系列特点。实现了国IV标准的各种型式核准,模糊分类方法支持对发动机的燃烧情况分析和故障诊断。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分析性能。  相似文献   
28.
基于最新的工业应用双核处理器OMAP-L137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在线训练平台.该平台以ARM与浮点DSP双核控制器为核心.针对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数、训练中止条件、学习率等相关参数的确定进行了研究与测试,将优化的神经网络算法成功移植到嵌入式平台,支持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的在线训练.通过对相关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高速、高精度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29.
刘霞  王健伟 《门窗》2013,(4):136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层出不穷,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大体积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而随着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也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有着同样的质量通病,也即是裂缝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时不仅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性能,甚至还可能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问题,加大对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深入分析,然后时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0.
由于传质扩散吸附方程的解析解不易求得,故对溶液体系中岩心的吸附系数大多按常数处理.但就悬浮液体系而言,其吸附作用对岩心驱替过程的影响要远大于扩散作用,按常数处理吸附系数会导致结果失真.尝试建立了悬浮液体系浓度分布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悬浮液体系吸附系数的测量及其性质做尝试性研究.采用该方法只需对一定体积量流体的平均浓度做一次测量,通过拟合即可求出吸附系数,降低了常规方法的实验误差.计算模型考虑了吸附系数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和岩心吸附饱和的情况,可求出吸附系数的初始值,可以模拟出岩心各处不同时刻的浓度值.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图5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