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6篇
工业技术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PC/Windows平台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依托计算机网络,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实现对实验室各种资源的跟踪和控制。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对该系统的引进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62.
研制了一种可以采用渔船柴油发动机余热加热的以复合吸附剂(CaCl2和活性炭)-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渔船制冰机.由于采用了复合交变分离热管原理,吸附制冰机解决了用海水直接冷却吸附床带来的腐蚀等问题.建立了小型渔船吸附制冰机试验装置,每个吸附床的复合吸附剂的质量为2.35 kg.试验研究表明,在两床循环中采用回热回质过程系统的制冷功率提高约103.8%,制冷系数(COP)提高了约为100%.在采用回热回质的条件下,制冰工况所得到的单位质量的氯化钙的制冷功率(SCP)约为281.9~712.8 W•kg-1,相对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高了1.4~3.5倍.  相似文献   
63.
氯化锶作为一种化学吸附剂,其主要特征是在吸附与解吸过程中会出现膨胀与结块现象,这种现象会进一步影响到吸附剂的导热系数与渗透率。为了确定在这种条件下氯化锶的导热系数与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中先选择膨胀石墨为基质对氯化锶进行了传热强化。即按照3种不同比例、2种不同固化密度配制了氯化锶/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然后在不同吸附量的条件下采用稳态法以及Ergun模型原理对样品进行了导热系数和渗透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制冷剂含量的升高,氯化锶化学吸附剂导热系数值增加幅度偏大。当配制比例为83%,固化密度为450 kg/m3时,其导热系数可从0.88W/(m?K)最高上升至1.61W/(m?K),同时氯化锶混合吸附剂渗透率随着制冷剂含量的升高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4.
回转炉内壁炉型结构对颗粒混合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少华  王丽伟 《煤炭学报》2013,38(10):1878-1881
为了提高水平放置回转干馏炉炉内物料的混合效果,利用离散元开源软件对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内壁炉型时的物料混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以混合质量q作为评价混合效果的判断依据,对各类工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炉内物料混合是一个复杂的分离与混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不同的炉型对物料混合的影响不同,且椭圆炉型中颗粒群所形成的3个区域的比例有明显变化;椭圆炉型中,炉体长轴由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运动时混合物料群所形成3个区域中的活跃区颗粒数量较多;采用椭圆炉型时,物料的混合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65.
包华汕  王如竹  王丽伟 《化工学报》2010,61(Z2):130-136
为了解决能源在时空上的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型化学吸附制冷技术设计了一个由低品位热源驱动的蓄冷装置。该装置以MnCl2和NH4Cl的复合固化吸附剂作为工质对,利用氯化铵配合物的解吸热来产生制冷效果。通过实验测量在20~35℃室温下3h内的制冰量,得到该装置单位质量氯化铵的总制冷量,约为475 kJ.kg-1,平均制冷功率(SCP)约为43 W.kg-1,并且其可同时实现-1~6℃冷藏和-16~-14.5℃冷冻的两个功能,有效制冷量占总制冷量的25%~42%。减小金属热容,加强系统的传热传质性能以及装置保温性能,是系统优化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66.
王丽伟 《录井工程》2006,17(3):36-3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竞争力的核心。构筑适宜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是推动技术进步,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激励机制、技术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总结了辽河油田录井公司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以PLC梯形图中子程序在烤漆前处理生产线的应用为例,阐述了在梯形图中子程序的使用方法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8.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期库区及下游水环境状况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控污染 ,保护环境 ,减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997年 3月开始对小浪底工程库区及下游影响区水质进行监测。 5年的监测表明 ,小浪底库区及下游影响区水质主要受耗氧有机物污染 ,干流污染重于支流 ,非汛期污染重于汛期 ,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水质、库区污染源、工程施工以及水量变化的影响。随着工程施工结束以及库区开发活动的开始 ,上游来水水质和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的污染将成为影响小浪底库区及其下游影响区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采用非等径二组元颗粒,用圆形滚筒模拟回转干馏炉,研究回转干馏炉转速对颗粒径向混合的影响。以滚筒径向颗粒Lacey指数作为混合指数,对5种不同转速下滚筒侧表面颗粒的混合指数与混合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混合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圆形滚筒混合器内1/6填充率、倾角为0°的情况下,在转速为13.3 r/min时混合度优于其它转速,以对流混合与扩散混合为主;通过对混合质量与混合机理综合分析,得颗粒混合呈现“双振荡趋势”。  相似文献   
70.
基于大气中水的吸附与解吸循环,设计出吸附式空气取水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该装置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吸附床和冷凝器等组成。晚上吸附剂吸附空气中的水,白天由太阳能提供热量进行解吸。实验制备了硅胶(SC)-CaCl2、SC-LiCl、活性炭纤维毡(ACF)-CaCl2、ACF-LiCl 4种新型复合吸附剂,并对其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由ACF制备的复合吸附剂性能比由SC制备的复合吸附剂性能要好;ACF-LiCl的吸附与解吸性能最好,在吸附床出口温度为90℃时,解吸6 h的产水率是0.412 kg水·(kg吸附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