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含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简称MPP)的聚丙烯(PP)树脂对玻璃纤维(GF)毡预浸渍,进行增强体改性,通过直接浸渍工艺、增强体预浸渍工艺、累加浸渍工艺等不同工艺制备GF毡增强PP热塑性复合材料(GMT)。对不同工艺制备的GMT界面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并测定了预浸渍处理后GF的疏水性,研究了预浸渍工艺中MPP的用量对GMT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MPP的PP树脂进行增强体预浸渍改性的方法,改性树脂对GF的包覆效果良好,经预浸渍改性法处理的GF,其疏水性增强;并可以获得与PP/MPP改性树脂直接浸渍GF毡时相似的界面改性效果和相近的GMT力学性能;样品界面改性效果相近的情况下,增强体预浸渍改性方法所需的MPP用量明显少于改性树脂直接浸渍时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Matlab软件对三维薄层模腔内尼龙6的反应注射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反应速率常数(K_0)、物料入模注射温度(T_0)和模腔壁面温度(T_w)对反应加工体系的温度、单体转化率与产物结晶度的影响,并对工程特征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K_0的增大,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完全聚合所需时间缩短,体系开始结晶的时间提前,而完成结晶所需时间差别不大。随着T_w的升高,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聚合加快,单体完全转化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晶完全所需时间延长;但T_w150℃时,提高T_w会使结晶开始时间提前,而T_w 150℃后则延迟。T_0对体系温升幅度、单体转化和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大。工程分析表明,单体转化与聚合物结晶适宜匹配的K_0的范围为90×10~4~110×10~4s~(-1),T_w的范围为145~155℃,从能耗角度考虑,T_0应尽可能地低。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和开孔率塑料规整填料表面处理前后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改性后,传质性能可提高约20%~35%,开孔填料经表面改性后阻力不会增加,并且在低喷淋密度时传质效率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纳米BaSO4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BaSO4对PET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BaSO4在PET基体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明显提高了基体树脂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并使材料的DSC曲线发生了显著变化;纳米BaSO4对PET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当其质量分数为2%时,PET/纳米BaSO4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对比纯PET试样,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6%和18.6%,拉伸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32%和14%,缺口冲击强度稍有下降;纳米BaSO4也可提高PET的热变形温度。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论述了玻纤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MT)制品设计中需考虑的通用准则,内容涉及制品壁厚、加强筋、嵌件、侧凹与凸台、孔、脱模斜度、装配及涂装等。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共价接枝改性和镍离子还原法,研究PET在超声辅助及不同硫酸铜含量下中温化学镀镍铜磷合金及其性能。使用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ATR/FT-IR)、能谱扫描(ED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接枝改性的PET表面可利用超声辅助成功进行中温化学镀镍铜磷合金;超声辅助有利于提高镀层沉积速度,改善镀层结合力和耐蚀性;镀层的沉积速度和耐蚀性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SEM和XRD显示加入适量铜可有效改善镀层形貌使之更加细致均匀,非晶态的结构也可有效提高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9.
翼型组合桨持气特性的实验研究及数据关联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内径φ0.382~1.16m机械搅拌釜中翼型组合桨气液两相的持气特性,考察了结构参数 (包括翼型桨径、桨间距、桨下距离、通气位置、挡板形式及翼型桨排出流方向)和操作参数 (包括搅拌转速与通气量)对气含率的影响.采用单位体积功率和表观气速及Froude数和通气流动数两种方法对气含率进行了关联处理,并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翼型组合桨的气含率关联的网络模型,该模型掌握了各参数对气含率的影响规律,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与传统关联方法相比,网络模型的预测误差可缩小至±10%以内.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纤维的干湿法成形工艺及纤维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高分子量PAN纤维的干湿法纺丝工艺,开考察了凝固浴温度和浓度及预热和热水拉伸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干湿法纺制高分子量PAN纤维,在一定的喷出速度下进行喷出正拉伸并给予纤维一定的预热拉伸和高倍热水拉伸,可制得强度较高的纤维.纤维经过热拉伸并热定型后,其强度可达到7.5cN/dt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