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水工建筑物溢洪道要承受高速和大流量的水冲刷,对溢洪道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防止裂缝产生是保证溢洪道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以两河口溢洪道为例,结合实际工程特点,借助三维有限元和水管冷却计算方法,对不同温控方案的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比较温控效果。优选结果表明,在适时合理的表面保温和通水方式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温控防裂效果。分析结果可以指导工程施工,并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53.
通过对氨性氯化锌吸收法及锌氨络合液吸收法两种分析方法的检验结果、吸收液配制、吸收原理、分析步骤、计算公式对比,浅析了两种方法结果偏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通过分析小电流系统的接地故障,结合龙首电站的运行经验,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为抑制不接地系统的弧光接地和谐振过电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TS90行车架轴套压装机的原理、设计过程,以及该压装机的结构特征和使用特点,指出以其为基础平台可开发出多种压装设备。  相似文献   
56.
通过磁控溅射法在碳纤维表面镀Cu薄膜和Fe薄膜,制得碳/铜复合纤维和碳/铁复合纤维,对其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测试其表面形态、力学性能和浸润性等,并分析不同的溅射工艺条件对纤维的影响,为其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简称合肥供电公司)变电站摄像头规模逐年增加,以往完全依靠人工逐站逐点被动巡检来发现缺陷的运维模式已难以满足视频监控在线率要求。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视频监控运行管理工作,合肥供电公司提出"缺陷主动监测、工作深化协同、检修高效优质"三位一体联动运维机制,与以往相比,视频监控在线率有效提高并保持在100%。文章基于生产实践提出的"三位一体"联动运维机制对电网企业改进运维模式、提高视频监控在线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温度荷载是混凝土重力坝的一个主要荷载,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大坝是否产生温度裂缝,进而影响着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碾压混凝土坝由于胶凝材料用量少、混凝土温升较低,温控措施往往认为可以简化或者取消,但工程经验表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中温控措施仍必不可少。以福建省周宁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借助三维有限单元法,探讨了有无控温措施的区别,同时对浇筑温度和表面保温关键温控参数开展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采取温控措施不能满足温控要求,浇筑温度降低和适度表面保温可以起到较好的温控防裂作用。该工程的温控防裂方法和思路对类似工程的温控防裂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9.
早龄期阶段,大体积混凝土由于自身变形受到相邻构件或地基的约束产生温度应力,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强度,混凝土便会开裂。鉴于传统的约束圆环法和平板法无法考察温度历程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开裂行为的影响,基于研制的新型开裂全过程仿真试验机在实验室内实现了对混凝土日降温0.3 ℃的速率控制,重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真实温度历程,测量了不同龄期(3、7和14 d)快速温降条件(0.5 ℃/h)下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并基于开裂温差分析了龄期和水泥类型对早龄期混凝土抵抗快速温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抵抗快速温变的能力与龄期(强度)正相关,松弛能力随加载龄期的推迟逐渐减弱;低热水泥混凝土较中热水泥混凝土应做好更严格的早龄期阶段表面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60.
针对伊拉克中部Ahdeb油田白垩系油藏油源不清、油藏特征不明问题,以原油地化分析数据、三维地震解释、包裹体地化分析等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油源及运移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Ahdeb油田白垩系油藏烃类流体均形成于还原-强还原、相对闭塞海相有机质沉积,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比表明,各油藏油源一致。结合伊拉克地区源岩地化特征对比分析,源岩应为上侏罗统Chia Gara组。运移以垂向为主,通道为受基底Najiad断裂控制形成的南西-北东向开启性走滑断裂,主要向断裂终点上白垩统Khasib组发生垂向运移,运移中遇横向发育高孔渗储层发生侧向运移,为次运移方向。Chia Gara源岩自白垩纪晚期开始排烃,整体可划分为2期运移:第一期发生于晚白垩世-新近纪,流体为低熟源岩排出的重质油,此时圈闭未形成,原油进入Khasib层后沿高孔渗地层向盆缘做大规模运移;第二期为新近纪后扎格罗斯造山运动使地层埋深迅速增加,源岩进入高成熟期排出的相对高成熟原油,随圈闭形成而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