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考察了热塑性酚醛树脂(Novolac)对纤维增强聚甲醛(POM)复合材料结晶性及增强效果的影响规律。力学考察表面表明:在玻纤及碳纤维增强POM复合材料加入Novolac,可使其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热分析及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在纤维增强POM复合材料加入Novolac可有效地减小POM球晶尺寸并降低POM结晶度,提高纤维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分布的均匀性,从而使纤维增强POM的效果更显著,并可制备出力学性能更优异的高含量纤维聚甲醛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2.
耐高温环氧树脂增韧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EP)同步固化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采用DSC研究了混合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对固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m(VER):m(EP)=90:10时,固化材料的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207.3℃,分别比纯环氧树脂和纯VER树脂高25℃和75℃;当m(VER):m(EP)=50:5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了8.08kJ/m2,体系具有最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和较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3.
以高强度的聚酰亚胺(PI)纤维为基纤,采用表面改性离子交换和化学镀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高强度、高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好的聚酰亚胺-Ni (PI-Ni)复合导电纤维,采用SEM观察纤维的微观形貌,通过XRD和EDS表征了镀层组成及相态结构,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导电性、界面黏结性能及热性能。结果表明,PI-Ni纤维表面平整光滑,完整致密,镀层为非晶态Ni-P合金。PI-Ni束丝拉伸强度约为1.2 GPa,电阻率为1.76×10-4 Ω·cm,5%热失重温度为611℃,耐热性能优异,是一种高性能的有机导电纤维。  相似文献   
24.
木粉表面处理对PVC/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油酸酰胺、聚氨酯预聚物三种表面改性剂处理木粉并制备了PVC/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对复合体系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木粉表面处理剂均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使用4份聚氨酯预聚体和6份油酸酰胺处理木粉表面的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较优;使用表面改性剂处理木粉,也可以明显改善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同时扫描电镜观察也发现同样规律,体系中添加改性剂,PVC与木粉的相容性明显改善,材料性能也有所提高,但表面改性剂用量过多,也会造成木粉团聚,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25.
采用环己烷、水为共发泡剂制备了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乙二醇为主体成分的硬质泡沫材料,利用热失重仪、光学显微镜等对泡沫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泡孔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的加入,泡沫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聚乙二醇含量为30份(质量份数,下同)时,泡沫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较佳水平;加入环氧树脂能够提高泡沫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且当其含量为15~20份时,泡沫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较高水平;泡沫材料的压缩强度、冲击强度在环己烷与水质量比为10/1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6.
PPO/PA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聚苯醚/聚酰胺合金的增容、增韧、增强等研究发展情况,并对已商品化的产品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7.
选用不同的醇胺作为中和剂研究其对颜料分散性的影响。通过试验 ,其分散性不仅取决于分散剂与颜料的结合牢固 ,还与分散剂吸附态有关 ,A型吸附态可以取得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28.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单轴取向的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膜,并且采用不同环化温度的纳米纤维膜与聚酰亚胺基体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种PI纳米纤维增强PI复合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纳米纤维的取向情况,以及纳米纤维膜与其基体的界面粘接情况;采用红外光谱对不同热处理温度PI纳米纤维膜的亚胺化程度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滚筒转速可以得到高度取向结构的纳米纤维膜;纳米纤维膜的环化程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提高;纳米纤维的亚胺化程度越低,其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越好,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29.
以原位一步法制备了具有反射和导电特性的聚酰亚胺银(P I/A g)膜,采用在分子结构中均含有羰基基团的二酐和二胺合成了聚酰胺酸(PAA)后,同时加入银盐溶液,经高温环化缩合形成具有反射和导电特性的P I/A g膜。通过对不同结构的P I/A g膜的反光特性和导电特性的对比研究认为,链段柔顺性相对较好的聚酰亚胺结构有利于银粒子向薄膜表面迁出。  相似文献   
30.
PP/EPDM/DDCP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亚微形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PDM作为增韧剂,DDCP作为流动改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成PP/EPDM/DDCP高分子合金,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其共混组成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用SEM对所制备的合金的亚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其冲击样条断裂面上呈现明显韧性断裂特征;DDCP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流动性;填料可使合金的刚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