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国传统药用真菌,因其自身众多且独特的药用价值,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由于野生虫草生长条件的局限性以及人类的过度采集,目前,野生自然资源已经面临枯竭.利用人工发酵冬虫夏草菌来获得与天然冬虫夏草化学组成成分以及药理作用基本相同的菌丝体,成为当下解决虫草资源短缺的一种最可行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冬虫夏草菌株的分离、发酵条件的控制、发酵菌丝体与天然虫草中活性成分的比较以及发酵滤液的应用,为冬虫夏草的液态发酵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D-阿洛酮糖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己酮糖,可以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血脂水平,避免传统甜味剂对人体造成的代谢负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近年来涌现多种D-阿洛酮糖的合成方法。文章围绕D-阿洛酮糖的功能、化学合成法和生物酶异构化法等内容开展综述,重点阐述了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来源及性质、结构及催化机制、分子改造、多酶偶联、食品级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推进生物转化制备D-阿洛酮糖的工业发展,为保障公众营养健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以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在15L发酵罐中对发酵的pH、通气量、接种量、搅拌转速及诱导剂的量进行优化;进而对影响明显的因素在700 L发酵罐中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为:pH为5.0,温度为30℃,转速为250 r/min,接种量为5%,溶氧为20%~30%,诱导剂甲醇的量为129 L,培养时间为160~170 h,在开始诱导后分3次(48 h/次)向发酵液中添加0.5%的酵母膏(w/v)和1%的蛋白胨(w/v)可以显著提高发酵液酶活,酶活可以达到18 U/mL.  相似文献   
44.
以产腈水解酶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ET-28b-NIT为出发菌株,在摇瓶培养的基础上,建立5 L发酵罐上重组大肠杆菌产腈水解酶的高密度发酵工艺。通过分批补料培养工艺优化,表明碳、氮源的浓度以及诱导剂的浓度和诱导时机是影响菌体生长和酶活的重要因素。在优化条件下,对E.coli BL21(DE3)/pET-28b-NIT进行14 h的分批补料培养,菌体细胞浓度为13.7 gDCW/L,较优化前提高了4.3倍;腈水解酶体积酶活为36 990 U/L,较优化前提高了5.1倍。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西安某纺织厂空调自控系统进行研究,发现该纺织厂自控系统区域划分不够精确,不能将纺织自控系统的“增小减大”节能原则充分体现,且实际运行节能空间有限,二次回风使用不合理也会浪费能源。通过对西安地区全年的气象参数包络线和纺织车间不同季节温湿度控制范围同时,提出一种空调自控区域划分方法,给出了纺织空调冬季、过渡季、夏季和夏季炎热区域的焓值分界线,并结合该种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节能型纺织空调自控策略,即充分利用不同季节室内外温湿度不同,通过风窗的开启,来减少风机和水泵的运行频率,进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同时相比在纺织厂二次风不合理的情况,计算出在夏季4个月只用一次风比用二次风节约电费约16.86万k Wh。因此,优化自控策略和进行运行调整对纺织空调节能运行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46.
柳志强 《红水河》2023,(1):32-36
针对猫街水文站采用物理模型进行洪水预报时过程复杂、适用性和快捷性较差等问题,笔者选取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预报模型进行洪水预报研究,选取2013—2018年猫街水文站共计6年主汛期逐日水文观测资料作为训练样本,2019—2021年共3年主汛期资料作为测试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数据条件下,除部分特殊年份外,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洪水预报的精度较高,整体预报精度较好,对实际预报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具有误差修正功能,随着模型学习训练期的延长、预报次数增加,预报精度还会相应提高,未来可运用到实际预报作业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