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网格划分、特征线间距、角度求积组、极角数目和方位角大小等几何预处理过程对特征线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有较大影响。基于步特征线法开发输运程序,通过数值计算验证所开发程序的正确性并分析两种特征线扫描方法(首尾相间循环扫描法、首尾相接循环扫描法)以及网格划分、特征线间距、角度求积组、极角数目、方位角大小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发的程序准确可靠;首尾相间循环扫描方法的收敛速度比首尾相接循环扫描方法慢。  相似文献   
82.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时XJ—250修井机架进行了八种工况下的结构分析,得出了各杆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并对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作了对比分析。通过计算,发现该井架结构局部强度薄弱。为此,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措施和计算结果,已为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83.
操作参数对除油旋流器粒径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舒朝晖  陈文梅  薛红兵  李雪辉 《油田化学》2001,18(4):326-329,357
采用CILAS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旋流器的进出口及旋流器壁的粒径分布。分析了除油旋流器中的入口流量,分流比等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各段边壁油滴平均粒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口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旋流器各段边壁油滴的平均粒径随入口流量的增加而降低,此时旋流器的分离效率较高,如果入口流量低于某一临床值,旋流器各段边壁油滴的平衡粒径则不随入口流量的变化而变化,此工况下旋流器的分离效率较低,本实验条件下,入口流量的临界值为4.5m^3/h,分流比对旋流器各段边壁的油滴粒径影响不大。在同一操作条件下,沿旋流器的轴线方向,各段边壁油滴平衡粒径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4.
陈英  王乐夫  陈小平  何俊  李雪辉 《稀土》2006,27(4):10-14
研究了新型SO2和NO吸附-催化剂La-Cu-Na-γ-Al2O3的制备条件,并用均匀设计法确定了La-Cu-Na-γ-Al2O3的组成.研究表明,当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La-Cu-Na-γ-Al2O3时,以Na2CO3、Cu(NO3)2和La(NO3)3为原料,在873K下空气中焙烧制备的含Na2CO3、CuO、La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5%、5%的La-Cu-Na-γ-Al2O3,具有较好的低温(423K)同时吸附储存SO2和NO的能力.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动力型深循环阀控铅酸蓄电池在不同浸酸时间下的性能。结果表明,电池加酸后,控制浸酸时间为0.5 h,充电化成温度为35℃±5℃时,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86.
本文基于耦合求解的思想,轴向、径向均采用特征线法(MOC),通过开展2D/1D耦合MOC理论模型、模块化几何预处理方法研究,开发了2D/1D耦合MOC 3D中子输运求解程序MMOC,并开展了1D/2D/3D C5G7基准题验证。keff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82%、0.045%、0.032%,该程序准确有效,计算精度满足中子输运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介绍了NOx储存-还原(NSR)机理,综述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SO2对催化剂的影响,提出了抗硫的方法,指出了今后NSR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水力旋流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安  李雪辉 《石油机械》1996,24(A01):159-163
近20年来,国内外在水力旋流器的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以平衡轨道理论模型和停留时间理论模型为主的固-液水力旋流器理论模型,以及液-液水力旋流器放大设计准则和效率预测模型。在设备研制方面,先后研制了油井产液水力旋流除砂器,动态液-液水力旋流器和静态液-液水力旋流器等单体设备。今后设备的发展趋势是,研制能注入减摩聚合物的旋流器,能注入一定量分散气的旋流器;研制液-固-液新型三相旋流分离器。  相似文献   
89.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固定源脱硝技术。但由于传统的氧化钒催化剂起活温度偏高(300℃-400℃),因此开发具有低温活性的高效脱硝催化剂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文章对近年来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除Nox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技术转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和现象。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技术商品化进程和技术市场都得到迅速发展,但技术转移的现状不容乐观,科技成果转化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