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2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某地硫铁矿烧渣综合利用进行了新工艺研究, 通过脱泥-磨矿-磁选-浮选联合流程选别全铁品位48.55%, 硫品位为2.10%的硫铁矿烧渣, 最终得到综合铁精矿品位61.68%, 综合产率37.27%, 综合回收率46.28%。同时最终铁精矿中残硫降为0.50%左右, 可直接作为铁精矿原料。  相似文献   
62.
立式砂仓尾砂浆液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不同供砂浓度的尾砂浆液, 分别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万、1 540万和1 200万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作絮凝剂, 再配以一定量的无机絮凝剂(FeCl3), 进行了立式砂仓尾砂浆液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立式砂仓的尾砂沉降规律, 确定了立式砂仓合理的供砂浓度为20%, 最佳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为1 540万, 掺入量为100 g/t, 适宜的料浆pH值约为9。研究结论为立式砂仓全尾砂沉降澄清脱水连续充填工艺改造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旋流器结构参数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旋流器锥角、给矿段材质、溢流管和沉砂嘴直径、溢流管长度对铅锌矿尾砂分级沉砂产率的影响,试验给出了不同旋流器锥角、给矿段材质和溢流管长度下的沉砂产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给矿浓度为21%的条件下,10°单锥旋流器对尾砂分级沉砂产率的影响最大,且Si C材质给矿段较不容易被磨损并对旋流器的沉砂产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当溢流管直径20 mm,沉砂嘴直径48 mm,溢流管长度为285 mm时,旋流器分级沉砂产率最高值可达49.37%。本试验对提高旋流器分级沉砂产率、改善矿山采充失调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微细粒钛铁矿浓缩分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细粒级钛铁矿的脱泥和浓缩是攀枝花钛资源微细粒级回收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研究用CZI - 1 0 0高效脱泥浓缩旋流器进行了各种条件试验 ,确定了旋流器合理几何参数、分级工艺参数 ,成功解决了微细粒脱泥浓缩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GN8型搅拌磨机的磨矿效果,运用Rosin-Rammler分布函数分析了搅拌器转速、矿浆浓度和介质充填率对磨矿产品粒度分布宽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搅拌器转速或介质充填率,有利于降低磨矿产品的粒度分布宽度;矿浆浓度在45%~60%范围内,其对磨矿产品的粒度分布宽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舌片式导流管强化垂直圆管内蒸汽冷凝传热研究 ,在实验范围内 ,传热系数增大3.6 4~ 5 .6 1倍、效果十分显著 ,舌片垂直节间距越小 ,舌片愈宽强化传热效率越好  相似文献   
67.
振动筛板塔液-液萃取的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煤油-苯甲酸-水为实验体系,对往复振动筛板塔(内径D=0.041m,塔高Z=0.895m)的流体力学及性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定了分散相液滴的直径,分散相的持液量及传质单元高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 了关联。  相似文献   
68.
在BiO--(Sr+Ca)O--CuO相图上的Bi2Sr2CaCu2O8+δ(Bi--2212) 相附近选择不同成分, 用分子束外延法制备成薄膜, 利用XRD, EDS,SEM和AFM研究了成分、衬底温度和臭氧分压对Bi--2212相薄膜成相的影响, 分析了生长速率和错配度对Bi--2212相薄膜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Bi--2212相薄膜单相生成的成分范围 (原子分数) 分别为Bi 26.3%---32.4%, (Sr+Ca)37.4%---46.5%, Cu 24.8%---32.6%; 当衬底温度为720℃且臭氧分压为1.3×10-3 Pa时, 在MgO(100) 衬底上生长出质量较高的c轴外延Bi--2212相薄膜; 通过调整生长速率、更换衬底和插入不同厚度的Bi2Sr2CuO6+δ过渡层的方法, 可以改善Bi--2212相薄膜的结晶质量、表面形貌和导电特性.  相似文献   
69.
张涛  李茂林  胡伟  姚伟  彭兴华 《金属矿山》2016,45(4):110-114
为考察菱形磁介质表面的磁场特性随其顶角α的变化趋势,采用ANSYS软件模拟了不同顶角角度下的菱形磁介质在不同背景磁感应强度下的磁场特性。结果表明:背景磁感应强度为0.2 T时,菱形聚磁介质表面产生的磁场强度、磁场梯度和磁场力均随α的增加而降低;背景磁感应强度大于0.2 T时,菱形磁介质表面产生的磁场强度、磁场梯度和磁场力均随α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达到极值前随α的增加缓慢提高,达到极值后随α的增加快速降低。磁介质顶角α增加使得介质有效迎磁面积增大,这有利于提高介质的聚磁能力,表现为磁场强度、磁场梯度和磁场力的提高,但有效迎磁面积太大会使磁力线分布更为分散,导致磁场强度、磁场梯度和磁场力的降低。在低背景磁感应强度下,聚磁能力始终小于分散磁场力的作用,表现为磁场强度、磁场梯度、磁场力随介质顶角的增加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在高背景磁场强度下,α小于某角度时,聚磁作用大于分散磁场力作用,α大于这个角度时,聚磁作用小于分散磁场力作用,表现为磁场强度、磁场梯度、磁场力随介质顶角的增加先缓慢提高后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70.
某铅锌矿选硫尾矿中全年平均硫品位约为6%,研究结果表明损失在尾矿中的硫主要黄铁矿的形式存在,其解离度为66.55%。尾矿中+40μm粒级黄铁矿金属分布为56.51%,但其解离度只有45.8%。为使资源充分利用,并增加企业收入,对该铅锌矿选硫尾矿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设计的一次粗选,粗精矿再磨后两次精选,一次扫选浮选试验流程中,最终可获得硫品位为42.58%,回收率为60.12%的硫精矿。该硫精矿可与工业生产的高品质硫精矿混合从而提高精矿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