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活性聚合改性富勒烯C60在新型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勒烯(Fullerene)由于其独特的性能,成为新型聚合物材料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特别是通过对其家族中的典型代表C60的改性修饰,可以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光电材料和生物医药材料.本文对近几年来高分子化学中活性聚合手段对C60的改性修饰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72.
硅烷偶联剂改性水性油墨用丙烯酸乳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含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A-174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可应用于塑料薄膜基材上的水性油墨用丙烯酸乳液。该乳液在成膜的过程中,可通过硅羟基迅速交联,从而提高涂膜的耐水等一系列性能。研究了合成方式、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及加入方式、乳化剂的用量、引发体系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应用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及形态。结果表明,A-174硅烷偶联剂的使用,能够提高聚合物的耐水性,并大大提高其配制的水性油墨的耐洗刷性。  相似文献   
73.
以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扩散波光谱技术(diffusing-wave spectroscopy,DWS)对成膜助剂二丙二醇丁醚(DPNB)在乳液成膜过程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获取乳胶粒子在成膜过程中多级动态散射光的散斑干涉波动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DPNB在粒子相互排列阶段就开始起作用,且随着DPNB用量的增加,谱图由多峰变为双峰,最终呈现单峰;结合最低成膜温度(MFFT)、动态光散射(DL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分析发现,得到适用于本体系成膜助剂的最佳使用量为7%~8%(质量分数),在该成膜助剂用量下粒子边界融合充分,从宏观上表现为连续漆膜.  相似文献   
74.
以轻度交联的聚丙烯酸乙酯(PEA乳液为种子,以苯乙烯-丙烯腈和交联剂的混合物(SAn)为第二单体,合成了具有乳液互穿网络结构的热塑性弹性体:xPEA/xPSAn。结果表明:当种子聚合物的交联剂三缩乙二醇双丙烯酸酯(TEGDA)质量分数为0.25%-0.35%,硬单体质量分数为25%,其中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质量分数少于0.2%时,这种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达到最佳:扯断伸长率400%,拉伸强度11.8MPa,永久变形不大于35%。  相似文献   
75.
采用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自交联乳液,研究其在红外干燥下的成膜及性能,并利用Routh-Russel模型优化确定其成膜机理,优化了成膜条件。研究表明,通过红外干燥可以实现高玻璃化温度(Tg)乳液的快速成膜。聚合物乳液Tg和湿膜厚度H能够改变Routh-Russel模型的参数λ和Pe,继而影响乳胶粒子的成膜性能。Tg58℃及H≤400μm时,乳胶粒子受毛细管力变形,形成连续透明的聚合物膜,其硬度相比于室温自然干燥的涂膜高出2~5倍,且耐水性显著增加。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证实红外干燥确实能够促进乳胶粒子的融并变形。  相似文献   
76.
张锋  刘景军  郭铭  李效玉 《涂料工业》2007,37(12):14-16
制备了新型环氧富锌、环氧铁红、环氧云铁3种有机涂层材料。在此基础上,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对各种环氧涂层在盐雾前后进行了阻抗谱测定,并研究了涂层在盐雾环境中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3种涂层材料在盐雾实验后,阻抗圆直径均大幅减小,涂层耐腐蚀性能较盐雾前降低。盐雾实验后各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由强到弱依次是环氧云铁、环氧铁红、环氧富锌。通过对盐雾实验前后涂层阻抗谱的分析,比较了几种涂层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可能的腐蚀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77.
合成出一种新型M o(Ⅵ)系配合物M oO2C l2(M ePh2PO)2,并用IR、1H-NM 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首次报道以M oO2C l2(M ePh2PO)2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源,催化烯丙醇的直接聚合反应,产物为2,3环-氧-1丙-醇低聚物。此反应体系条件温和,易于控制;IR、1H-NM R及LC-M S的分析结果说明产物为低聚物。考察了单体与催化剂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及氧源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甲苯是该反应的最佳溶剂;以甲苯为溶剂,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烯丙醇/TBHP(摩尔比)为1/200/200,此时产物分子量可达到666。  相似文献   
78.
一种同时测定酿造酱油多性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红外分析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测定酿造酱油多种性质(全氮、氨基酸态氮、总酸、食盐、铵盐、无盐固形物、还原糖,色率和红指)的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生产控制分析,对于解决流通领域中酱油质量快速检验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还对建模光谱区间选择,以及在参考方法缺乏再现性规定的情况下如何用SEP作判别依据的有关问题作深入探讨,对近红外光谱分析建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作为模型单体,分别使用高速分散机、超声波仪和高压均质机制备了D4细乳液,使用多重光散射稳定性分析仪(MLS)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D4细乳液的稳定性,并通过稳定性的分析,研究了均质压力和乳化剂浓度对单体细乳液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乳化剂浓度下采用高压均质机制备的细乳液稳定性最好,能够稳定进行细乳液聚合;随着均质压力(10~110MPa)增大,D4细乳液的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在90 MPa下制备的细乳液稳定性最好,乳液粒径增长速率仅为0.342 nm/min;随着DBSA浓度(0.0092~0.0460mol/L)增大,在相同均质条件下(90MPa下均质4次)制备的单体细乳液稳定性增强,粒径增长速率都小于0.505 nm/min,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0.
水性木器涂料涂装过程中的近红外干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分别配制了水性木器清底漆和清面漆,对比研究了涂装过程中近红外干燥和室温自然干燥两种方式对涂料样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红外干燥可以解决水性木器涂料在涂装过程中干燥速率慢的问题。底漆在70℃干燥4 min即可达到室温条件下干燥6 h达到的打磨性能,而面漆在70℃烘干6~8min得到的漆膜,其耐介质性、硬度和小分子的残余量等各项性能就可以达到室温自然干燥7 d的水平;延长干燥时间至10 min,得到的面漆各性能均良好,极大地提高了水性丙烯酸酯乳液涂料的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