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工业技术   9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实践的研究,总结出影响妒内热交换的几点因素,使其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2.
一种级联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功率反馈的双闭环功率均衡策略是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DC-DC变换环节的一种典型控制策略。该策略优点之一是控制过程中明确了变换器传递功率指令这一变量,可以通过对其作处理来调节隔离级传递功率,进而实现多种功能。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在DC-DC变换器各级单元功率指令上引入相应前级整流电压偏差补偿量,通过调节隔离级各单元功率分配以自动实现整流侧直流电压平衡。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这种功率指令补偿式电压平衡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和具有双孔分布的TiO2-Al2O3复合载体,氧化钛掺入量分别为0、5%、10%、15%。运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TiO2-Al2O3复合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氧化钛含量较低(共沉淀法不大于10%,浸渍法不大于15%)时,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载体都保持了γ-Al2O3的骨架结构,即氧化钛在氧化铝中高度分散,浸渍法制备的复合载体中氧化钛的分散性更好。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载体比表面积、孔容等孔结构参数减小幅度较大,而采用浸渍法制备的复合载体孔结构参数减小幅度很小,比表面积都在300m2/g左右,孔容都大于1.0cm3/g,具有双孔分布(3~7nm和20~60nm)。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利用碳酸氢铵法与磷酸铵镁法连续处理富镁硫酸锰溶液的工艺。结果表明,利用碳酸氢铵法分离锰镁的优化条件为:碳酸氢铵浓度2.0 mol/L,溶液p H值=6.8~7.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0 min,不静置直接抽滤洗涤。此时锰回收率达到了98.94%,镁保留率达到了89.07%。继续利用磷酸铵镁法回收溶液中保留的镁离子,以镁离子与磷酸根离子摩尔比为1.2∶1加入磷酸氢二铵,调p H=10,镁的回收率达到了97.75%。采用这两种方法连续处理富镁硫酸锰溶液,不仅有效地分离了锰镁离子,还得到了市场价值较大的碳酸锰和磷酸铵镁,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根据介电弹性体摆动驱动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摆动驱动器.通过对比试验得到性能较佳的摆动驱动器,该摆动驱动器的研究可为仿生机器人的驱动实现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6.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法鉴定一个石油加工过程垢样中的晶体物相。其物相鉴定结果仅为卤砂(NH_4Cl)。元素分析发现垢样含碳。本试验对石油加工过程故障技术分析与技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练剑峰  董军  李响 《山西建筑》2011,37(25):35-37
以一单跨混凝土框架为例,采用Pushover方法分析了其倒塌机理,结合已往地震中该类建筑的破坏特征,研究了现浇板及结构地坪的影响,并简单介绍了目前针对该类建筑的几种常用加固方法,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8.
0前言劳务派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自主地位日益确立,并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趋利避害,自发决定用工、就业形式和经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顺势产生  相似文献   
89.
大型平行光管在进行空间环境模拟实验中由于受到温度、气压大幅改变的影响,离焦现象较为严重,为了解决该状态下平行光管离焦量检测难度较大、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焦面位置检测的新方法,可以对平行光管的离焦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分析了由五棱镜引入的主要系统误差,并使用更新基准数据的方法将其修正。在口径为700 mm 焦距为18 m 的平行光管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焦精度在150 m 以内,满足实验室对大型平行光管焦面位置精度小于200 m 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