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概述了电力通信综合监测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介绍了张家口供电公司通信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升级,包括系统配置、功能、联网方式及软件设置等.  相似文献   
62.
重(类)金属作为一类毒性高、难生物降解的优先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技术对其进行处理。硫化纳米零价铁(S-nZVI)因易分散、反应活性强、电子选择性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本文系统地综述了S-nZVI在重(类)金属去除中的研究进展,包括S-nZVI对不同重(类)金属的去除机制,S/Fe摩尔比、合成方式、硫化剂种类及不同反应条件(初始pH、溶解氧、共存物质)对重(类)金属去除效能的影响,S-nZVI对其它环境介质(土壤、污泥)及形态(络合态)重金属的作用效能,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S-nZVI对重(类)金属修复提供理论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3.
由于城市供水系统存在细菌滋生且难以控制等问题,水质生物安全及其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愈显其必要性。在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原水—净水厂—供水管网全流程选取18个采样点进行常规水质及生物稳定性指标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原水预氯化导致水中AOC含量由210μg乙酸碳/L上升至348μg乙酸碳/L,这可能是由于预加氯氧化过程将大分子质量有机物分解为易于细菌利用的小分子质量有机物所致;澄清与砂滤工艺对AOC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氯胺消毒可有效降低水中的异养菌菌落总数,对异养菌平均去除效率达95%以上。对供水管网水质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管网水中余氯浓度低于0.43mg/L时,异养菌菌落总数与AOC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27,P0.05,n=97),这表明氯氨含量与AOC和异养菌菌落总数存在相关性特征;在余氯浓度高于0.43mg/L时,细菌总数与AOC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18,P0.05,n=91),说明此时氯氨为细菌生长的限制条件。因此,适当的氯氨投加量条件可有效限制城市供水系统中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64.
臭氧化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有效的消毒剂,臭氧应用于饮用水消毒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于其强氧化性,能有效灭活水中的微生物(如原生动物等),而此类生物大多对常规消毒荆具有抗药性能.本文主要探讨了臭氧与UV,H2O2、TiO2和超声波等联合工艺去除水源水中的微污染物的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臭氧化技术在未来水处理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5.
试验对正在运行的生物预处理以及后续处理工艺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生物预处理的出水有机物变化以及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影响。试验表明: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溶解在水中的缘故,生物预处理出水会出现有机物增加的现象,影响了后续处理工艺的去除效果。对出水进行的分子质量分布测试表明,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会产生大量的消毒副产物。生物预处理无法降低水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6.
基于DDS技术的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基本原理,提出以DDS芯片AD9850为核心、利用单片机控制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构成一个输出波形稳定、精度较高的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主要能产生幅度和频率分别可调的正弦波、方波与三角波。实验结果表明,硬件电路结构简单,输出信号频率稳定率优于10^-3,幅值误差低于5%。  相似文献   
67.
文中结合与会议电视有关的技术、标准、协议以及张家口供电公司信息传输网络的条件,对张家口供电公司视频会议网络系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68.
针对某水库原水 ,通过中试试验结合理论分析 ,对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用于微絮凝过滤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某水库水在一般情况下 (原水浊度小于 2 0NTU) ,流动电流设定值SP应为 - 17 5。  相似文献   
69.
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城市给水处理厂净水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致使管网水中细菌的重新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饮用水水质存在安全隐患。以南方某城市管网为研究对象,运用ExpAssoc模型对管网水中细菌菌落总数与细菌出现概率进行模拟,并探讨了管网水的温度、浊度、余氯三个常规指标与水样细菌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xpAssoc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管网水中细菌菌落总数和细菌出现概率的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7。水温与管网水细菌菌落总数呈正相关关系;管网水高浊度与细菌出现频率亦存在正相关性。余氯对管网水细菌存在水平确实存在影响,当余氯量小于1.0 mg/L时,细菌出现率为100%;当余氯量大于1.0 mg/L时,细菌的出现与余氯值并不相关,呈随机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70.
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低能耗,占地面积小,无化学相变、易于自动化操控等优点.预处理工艺在膜处理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试验比较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运行稳定性和出水水质的影响,考察了以次氯酸钠为化学清洗试剂对膜污染的清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对浊度及VV254的去除效果要优于砂滤+超滤组合工艺,而对DOC的去除效果砂滤+超滤组合工艺要略优;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中膜的运行稳定性较好;膜污染清洗效果与化学试剂的浓度及浸泡时间有关,实际运行时要综合考虑这2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