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2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复合淀粉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玉米淀粉β-环糊精为原料合成复合淀粉微球.通过IR、SEM分析及粒度分析仪(LAP)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微球产率高达88.36%,且颗粒分散性好、表面较光滑、粒径分布较窄,其中14~142μm占80%,7~37 μm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82.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CSM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特性和热力学性质,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对淀粉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CSM对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行为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不同温度下,CSM吸附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焓变(ΔH)、吸附熵变(ΔS)、吸附自由能变(ΔG)均为负值,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83.
以不同浓度的硅酸钠、碳酸钠及二者混合物作稳定剂,研究它们对有效氯含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的次氯酸钠溶液化学稳定性的影响。测定稳定化处理后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结果表明:54 ℃下恒温密闭静置14 d后,加入硅酸钠、碳酸钠以及二者混合物作稳定剂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最高分别可保留初始浓度的88.16%、86.81%和92.85%;而不加任何稳定剂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同样条件下其有效氯含量仅仅可保留初始浓度的76.58%。实验结果表明,硅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可以作为次氯酸钠溶液的良好稳定剂。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淀粉微球(CSM)对Co2+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Co2+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不同温度下,CSM吸附Co2+的吸附焓变ΔH、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Co2+,吸附同时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液膜扩散为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85.
李凯斌  张星  胡润勃  雷帆  余苗苗  李仲谨 《塑料》2021,(2):44-47,68
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醇(PCL)作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亲水扩链剂,采用OP-10乳化剂对金尾矿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将其作为掺杂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端基为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为异氰酸酯基的封端剂,进行中和、加水分散等过程,最终得到了聚氨酯材...  相似文献   
86.
本文报道了氧化羧甲基土豆淀粉粘合剂的制备及性能,探讨了氧化及羧甲基化反应的机理。根据应用条件不同,可调整配方使之用于各种机械或手工粘贴工艺。  相似文献   
87.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对骨胶进行化学改性得到环保氨基酸粘合剂.以初始黏度为指标,氢氧化钠用量、碱解时间、接枝共聚温度、环氧氯丙烷用量和接枝共聚时间为考察因素,做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环氧氯丙烷的加入量对黏度的影响最大.通过热重分析对胶粘剂的热力学性能进行检测,所制得的粘合剂各项性能均达到GB 18583-2001和HG/T 2727-1995标准要求,其中游离甲醛为0.01 g/kg,剪切干强度为13.14 MPa,凝固点为-5℃左右,常温呈液态.  相似文献   
88.
淀粉基阴离子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京荣  李仲谨 《应用化工》2007,36(10):947-950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及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先在反向悬浮体系中采用两步交联法制备了中性淀粉微球,再用K3P3O9与中性淀粉微球反应制得淀粉基阴离子微球。以微球的平均粒径为指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光透式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2.5 h,淀粉溶液浓度为15%,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3∶1,MBAA用量为0.4 g,乳化剂用量为1.0 g时,微球平均粒径分布较为均一,粒径在65μm以下的微球占95.5%,球形圆整,表面粗糙多孔,可用作药物载体和吸附剂。  相似文献   
89.
药物载体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V(环己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 60)∶m(Tween 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微球平均粒径为14.7μm,83%分布在6~30μm,球形圆整,表面光滑致密,可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和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推导出平均粒径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项回归方程,以期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实现对微球制备的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90.
交联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CSM对Cr2 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吸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SM对Cu2 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CSM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吸附Cu2 ,吸附Cu2 使CSM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CSM总体热稳定性下降,Cu2 对CSM主链的分解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